心衰需要长期吸氧吗?
很多心衰患者,在治疗的某个阶段,医生会建议“吸氧”。是否所有心衰患者都需要吸氧呢?是否需要长期吸氧呢?本篇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吸氧对心衰患者有什么作用?
人体维持正常运转需要不停消耗氧气,我们呼吸时,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部进入血液,由血管运输至全身,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需要稳定在一定水平,过低或过高都是有害的。
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因为心脏功能下降,血液无法经心脏排出,而在肺部存留过多,造成氧气进入肺部的过程出现障碍,血液中氧气减少。当血液中氧气含量低于一定数值时,患者需要吸氧,吸氧有助于将血氧含量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所有心衰患者都需要吸氧吗?
吸氧并不能直接治疗呼吸困难的症状。虽然很多心力衰竭患者有呼吸困难的症状,但不一定血氧含量都明显降低,对于血氧含量正常的患者,吸氧并不能缓解不适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
因此医生需要测量血氧含量,以判断是否需要吸氧治疗。通常使用指尖脉搏血氧仪进行检测,将仪器夹在手指尖,即可大致判断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更加准确的测定则需要抽取动脉血进行检测。特别说明一点,这项操作与平时验血抽取的静脉血不同,通常需要在手腕或大腿根部抽取动脉血。
吸氧通常可以通过一根鼻导管来进行,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会建议使用面罩吸氧、无创正压通气甚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吸氧是“多多益善”吗?
吸氧有助于提高血氧含量,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也不是。在吸氧过程中,医生需要监测血氧水平,而且需要根据病情决定是测定指尖血氧还是抽取动脉血、以及多长时间复查,医生会根据血氧水平变化调整吸氧量。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心功能等情况好转,停止吸氧后血氧含量也可保持稳定,就不需要继续吸氧了。
有些心衰患者因为合并其他疾病需要长期或临时吸氧,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纤维化、肺栓塞、气胸、胸腔积液及严重贫血等。医生会根据具体疾病决定吸氧的时间及量,患者需要遵从医嘱,将血氧水平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就可以,而不需要因为心衰提高或降低目标。
有些情况需要特别注意血氧水平的控制,如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胸廓畸形及病态肥胖等。因为这些患者在吸氧量过大时,在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的同时,二氧化碳含量也增加,造成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各个器官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因此应注意监测血氧水平,可能需要将血氧含量控制在略低于正常值的水平。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是否需要吸氧,应根据合并疾病及血氧含量决定;如果吸氧,应遵医嘱调整吸氧的量及时间,以保证效果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