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需要限制饮水吗

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体内的血液无法有效地流动起来,随之导致体内各器官的淤血,继而患者出现气短、夜间不能平卧、以及下肢甚至全身浮肿等症状。医生通常会说患者体内“水钠潴留”,这是什么意思呢?
 
心力衰竭患者体内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钠的潴留。众所周知,钠盐有吸附水分的作用,每 1 克钠盐在体内可携带水分 200~250 毫升。如果摄入钠盐过多,身体内的液体容量也就随之增多,心脏负担也会随之增加,使本来就已经功能衰竭的心脏“雪上加霜”、不堪重负,病情程度更加重。
 
因此,控制了钠盐的摄入时,水分也就同时得到了控制,但也要杜绝大量饮水,避免给心脏增加负担。一般情况下,水分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1500~2000 毫升即可。
 
当然,水分的限制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随着病情变化而调整。严格来讲,心衰患者需要使用有刻度的水杯以及一台体重计。需要记录自己每日的液体出入量、以及体重的变化情况。
 
对于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要求每日液体的“出量”一般要比“入量”多,这靠合理使用利尿剂来调节,每日体重减轻 0.5~1 千克(公斤);没有明显症状的心衰时,则需要尽量维持“入量”和“出量”差不多,同时防止过量利尿、造成血液容量不足,继而导致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足。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就需要严格控制液体的摄入,并适量补充钠盐。
 
同时需要注意,医生所说的“入量”中,除了单纯饮水之外,还包括所有液体,如我们喝粥、汤、奶、水果,这些都要算进液体摄入的总量之内才是准确计量。一碗粥大约 200 毫升,1 两水果含有的液体量大约为 30 毫升。
 
此外,饮水时需要小口喝水,缓慢咽下,切忌大口快速吞咽。如果口渴明显,也仍需要控制液体入量,可在口中含冰块,以解除口渴感。
 
综上所述,心衰患者需严格监测每日液体出入量、体重、心衰相关症状和体征(如下肢水肿),注意每日饮水与尿量的平衡,根据心衰症状的不同时期来掌握摄水量。同时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医生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利尿药物的剂量。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丹东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44303|响应时长14分钟
擅长: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及冠心病,心律失常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方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有较深的造诣。
¥80
问医生
#概述#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低钠血症#心衰#双下肢浮肿待查,药物性?#心衰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服用利尿剂、呕吐腹泻或大面积烧伤引起可有眩晕、烦躁、头痛、乏力、恶心症状需防治原发病,治疗以去除病因、适当补液为主简介低钠血症是一种体内水盐失衡疾病,是指血浆钠离子浓度<135mmol/L(毫摩尔每升),或机体水含量相对增多,及肾脏清除自由水能力下降而造成的血钠下降,表现为恶心、乏力、反应迟钝、昏迷等症状[1]。症状表现[2]:低钠血症的表现跟疾病进展程度相关,并且多隐匿于原发疾病的临床症状中,轻度患者常表现为注意力集中,中度患者常表现为恶心、乏力、头痛,重度患者则表现出饮食差、精神振、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呼吸畅、意识障碍、昏迷等。诊断依据[3]:依据血浆钠离子浓度<135mmol/L可诊断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有哪些类型[1-3]?1.根据血钠浓度分为:(1)轻度:血钠130~135mmol/L(2)中度:血钠125~129mmol/L(3)重度:血钠<125mmol/L2.根据发病时间分为:(1)急性低钠血症<48小时(2)慢性低钠血症≥48小时3.根据发病原因分为:(1)低渗性低钠血症①低容量性低钠血症②等容量性低钠血症③高容量性低钠血症(2)高渗性低钠血症(3)等渗性低钠血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2]?本病常见。低钠血症是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占住院患者的30%。很多疾病都可合并低钠血症,是疾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远大于有低钠血症的患者。是否可治愈[1-3]?可以治愈。本病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疾病。可通过补液、补充电解质治疗低钠血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杨道文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