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降脂药大全

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由于每种药物的结构不同,其理化性质也不同,所以在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也有差异。

一、 为什么用他汀?

他汀类药物一方面可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血脂;另一方面可以稳定血管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动脉硬化。重要的是他汀可以降低心梗脑梗的死亡率。

二、什么时候开始用他汀?

1. 冠心病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

2 . 卒中患者;

3. 高血压伴有冠心病、脑梗死、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超过 50%,或者高血压患者年龄超过 45 岁(男性)或 55 岁(女性),且 LDL-C 超过 2.6 mmol/L;

4 . 颈动脉斑块导致了颈动脉明显狭窄(狭窄 ≥ 50%);

5 . 年龄 ≥ 40 岁的糖尿病患者,且 LDL-C > 2.6 mmol/L;

6 . I I I I V L D L - C 2 . 6 mmol/L。

三、 他汀要用多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能随意停服他汀类降脂药。停服他汀可显著 增加心梗或中风风险。 只要没有明显副作用,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吃下去,不能擅自停药。

四、服用他汀的降脂目标?

1 . 对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需要降低到 1.8 mmol/L 以下。

2.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到 1 mmol/L 以下,可以减小他汀剂量。

3 . 当他汀类药物把血脂降到达标水平,无需顾虑血脂会降的更低,因为体内产生的血脂与代谢已趋于平衡。

五、他汀类 药物特性

1.脂溶性他汀: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吸收率低,受食物影响;

2. 水溶性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 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且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具有较高的吸收率,一般不受食物影响。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低胆固醇作用更强。

向本文作者提问
钟岸青·主治医师
钟岸青主治医师不可处方
兴国县人民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2267|响应时长84分钟
擅长:擅长痤疮(青春痘)、酒糟鼻、手足癣、体癣、灰指甲、荨麻疹、疥疮、阴虱病、激素依赖性皮炎、银屑病、雄激素性脱发,带状疱疹、寻常疣、尖锐湿疣、梅毒、艾滋病、淋病,白癜风等皮肤性病科常见病诊治。擅长对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小儿发热、肺炎、哮喘、腹泻,儿童保健等均有深入了解。
¥5
问医生
#概述#预防#合理用药#心血管内科#用药的问题#冠心病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胸闷、胸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主要需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目前冠心病法治愈,仍需长期药物治疗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发生的疾病。当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积聚形成斑块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斑块会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减少或阻碍流向心脏的血流量,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最典型的症状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积极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等)确诊。心电图可大致提示冠心病发作的迹象;超声心动图明确心室运动情况;冠脉造影用以明确狭窄的血管以及部位。疾病类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症状型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3)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3%[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因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斑块在短期内易消失,如果控制好,有可能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急性心梗等严重并发症。是否遗传?有。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有影响。是否医保范围?是
钟岸青·主治医师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