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怎样发生的
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的内表面(内皮)通常是光滑的。如果受到损伤,血液中一些脂质成分、例如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有一些细胞代谢产物,会沉积在损伤部位。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形成斑块,这个过程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发展的?
动脉粥样硬化在人较年轻甚至幼年时就会出现,但其发展需要时间。有些因素会加速对血管内表面的破坏,促进斑块形成,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慢性炎症、吸烟、久坐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进展非常缓慢,不引起冠心病的症状,多数人属于这种情况。但是,也可能以不同形式引发冠心病。例如以下:
有些斑块生长较快,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减少,一般情况下还能维持,但是在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肌需要的血液增加,就会出现缺血、引起疼痛,也就是“稳定型心绞痛”。
有些斑块可能会突然破裂,导致局部迅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心肌严重和持续缺血,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其他原因
除动脉粥样硬化外,下述原因也可能导致冠脉无法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引发心肌缺血症状。
冠状动脉先天畸形,例如心肌桥。
其他冠状动脉疾病,例如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痉挛。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
丹东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44303|响应时长14分钟
擅长: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及冠心病,心律失常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方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有较深的造诣。
¥80起
问医生
#概述#心慌气短#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冠心病#血脂代谢异常#冠心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