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I 或增加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风险?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使用会增加成人患 2 型糖尿病(T2D)的风险,但这种关联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证据有限。
目前缺乏这方面随机临床试验,因此需要真实的临床数据来提供一些证据。为此,来自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 Jenny W. Sun 进行了相关研究,探究儿童和青少年 SSRI 相关的 T2D 风险并评估其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于 JAMA Psychiatry 期刊,以下是主要内容。
该队列研究纳入了在 10 岁至 19 岁,具有 SSRI 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如患有抑郁症、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和暴食症。数据来源是全国 Medicaid Analytic eXtract(MAX 数据库,2000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和 IBM MarketScan(2003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数据库。
研究设计:研究分组包括初次服用 SSRI 药物的 SSRI 治疗组和服用无代谢副作用药物(无抗抑郁药、盐酸安非他酮或心理治疗暴露)的比较组;将同类别的单个 SSRI 药物与盐酸氟西汀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结果是随访期间 T2D 的发生;使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意向治疗分析效果,并通过倾向评分分层进行调整以消除混淆;使用逆概率加权和边际结构模型估算了连续治疗的接受治疗效果。
研究共纳入 1,582,914 例患者(女性 58.3%;平均[标准差]年龄,15.1 [2.3]岁)。SSRI 治疗组在 MAX 数据库中包括 316,178 名患者(公共保险;平均[标准差]年龄,14.7 [2.1]岁;女性 62.2%),在 MarketScan 数据库中包括 211,460 名患者(私人保险;平均[标准差]年龄, 15.8 [2.3]岁;女性 63.9%)已至少使用过 2 份 SSRI 处方,随访的平均(标准差)时长分别为 2.3(2.0)和 2.2(1.9)年。
在公共保险患者中,SSRI 治疗的开始与未经治疗的患者相比,T2DM 的危险性增加了 13%(意向治疗分析调整后的危险比[aHR]为 1.13;95%CI 为 1.04-1.22)。对于连续的 SSRI 治疗(经分析 aHR,1.33;95%CI,1.21-1.47),这种关联得到了加强,相当于每 10000 名接受至少 2 年治疗的患者增加 6.6 个(95%CI,4.2-10.4)T2D 病例。
私人保险患者的调整后 HRs 较低(意向治疗分析 aHR,1.01 [95%CI,0.84-1.23];接受治疗的 aHR,1.10 [95%CI,0.88-1.36])。将 SSRI 治疗与心理治疗进行比较时发现二者结果相似(公共保险的经治疗 aHR 为 1.44 [95%CI,1.25-1.65];私人保险的经治疗 aHR 为 1.21 [95%CI,0.93-1.57]),但是,安非他酮组风险未升高。组内分析结果表明,与氟西汀相比,SSRI 药物增加 TD 的风险相当。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开始 SSRI 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患 T2D 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一点,特别是公共保险患者。与之前的报道不同,这种关联的程度较弱,绝对风险很小。临床决策中应当把这种潜在的小风险应与 SSRIs 在年轻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权衡。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庆雨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精神科
好评98%|接诊量644
擅长:
问医生
#儿童#概述#内分泌科#糖尿病 NOS#糖尿病#糖尿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嗳气等可治愈,通过一般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简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表现为在胃机械性梗阻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胃排空延迟现象。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长期维持的高血糖引起胃动力障碍,导致平滑肌的收缩力降低、胃蠕动力减弱,胃窦张力及排空延迟,幽门收缩的时间延长,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通过一般治疗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避免波动幅度过大,加强胃排空、减轻症状。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若未及时或未接受正规治疗,本病仅可引起机体血糖控制良,还可诱发机体营养良及内环境紊乱,严重可导致全身衰竭,加剧病情恶化[1][2]。症状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1]。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核素显像技术、胶囊内镜、核磁共振成像综合做出诊断。糖尿病性胃轻瘫有哪些类型?1、根据患糖尿病类型,本病可分型为:(1)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2)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糖尿病胃轻瘫约占胃轻瘫的三分之一,有将近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同程度的胃排空减慢[2]。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通常采取一般治疗(包含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规律作息)配合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自身身体情况、病症的发展趋势执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否遗传?是,因为原发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