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温度计多少算发烧

发烧,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引起,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支原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等。还可以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如创伤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等等。那么体温多少才是发烧呢?

 
临床上,最常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体温,也有电子体温计、红外体温计等等。临床上可以测腋下、口腔、直肠的温度,通常最方便常用的还是测腋下体温。先来说一下正常体温,人的正常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一天之中略有波动,腋下体温36-37摄氏度,口腔温度36.3-37.2摄氏度,直肠温度36.5-37.7摄氏度。因为临床上最常测得是腋下体温,今天我们主要说腋下体温多少度才是发烧,一般认为超过37.2摄氏度就是发烧了,发烧又可以分为低烧、中烧、高烧、超高烧,37.3-38摄氏度为低烧,38.1-39摄氏度为中烧,39.1-41摄氏度为高烧,超过41度为超高烧。
 
总而言之,发烧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当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人体产热增加,散热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出现发烧。临床上常说的发烧就是腋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当出现发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明确发烧原因,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向本文作者提问
覃志·住院医师
覃志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467|响应时长98分钟
擅长:内科,外科,妇科,骨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5
问医生
#概述#诊断#免疫力低下#发烧#药物副作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药物热诊断复杂,需排除引起发热的相关疾病临床常见的药品良反应之一,可合并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中出现发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简介药物热是患者治疗疾病时因,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的发热,是一种药物良反应,停药后发热可消失。发热原因明确,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为药物热。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药物。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可合并过敏性皮炎的表现。停药后一般情况下,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后,需特殊处理。症状表现发热最高体温平均为38.5℃,有过敏性皮炎表现、畏寒、头疼、关节酸痛。诊断依据发热原因明确,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需考虑是否为药物热。药物热的诊断依据包括: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发热最高体温平均温度38.5℃。血细胞分析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升高,血清总IgE值升高。停药后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但上述诊断依据并具有特异性,最重要的是停药后体温可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品良反应之一。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停用相关药物后体温可以恢复正常。但再次接触可疑药物时会有再次发病的风险。是否遗传?某些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和遗传有关,比如氟烷类麻醉药、磺胺类、抗疟药物、奎尼丁、呋喃妥因、氯霉素等。是否医保范围?是
覃志·住院医师王晓阳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