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长大了会怎样
孤独症幼儿可能初期由于缺乏社交和交流能力,会妨碍学习,尤其在社交互动和同伴的场所的学习中,缺乏沟通的技巧。在家里常常因为常规的习惯和厌恶改变感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进而会影响睡眠,影响学习。在智商达到一定程度,在成人之后由于这种持续性的,机械性的和难以适应新事物的特征,影响了个体在社会上的发展。许多孤独症的患者在成人后,即使没有智力发育的问题,但是在独立性以及工作时也会表现出较其他成人较差的社会心理社交功能。对于老年人的后果,目前社会上不明确,但是对于成年人,将会影响在社会上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维海主治医师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355704|响应时长715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头痛,头晕,失眠症状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2021年完成省全科医学培训,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有一定见解!
¥20起
问医生
#青少年#概述#精神心理科#不典型孤独症#儿童孤独症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局限、行为刻板。采用药物或康复锻炼进行治疗,法彻底治愈。简介小儿孤独症,是指婴幼儿时期发作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的发作与遗传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包括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局限、行为刻板等,往往与同龄人交流顺利。治疗上采用药物或康复锻炼。预后情况一般,往往法彻底治愈,只能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症状。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局限、行为刻板。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局限、行为刻板等表现,结合儿童期孤独症评定表检查表现为总分大于30分,可明确诊断。小儿孤独症有哪些类型?根据症状类型,该病可分为:冷漠型被动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目前尚明确的患病率,3岁以内小儿好发。是否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能治愈,只有通过药物或康复训练等治疗后,患者病情能得到缓解。若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智力障碍等严重情况。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