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性激素六项如何看

性激素六项如何看
在正常月经周期内六项性激素有各自不同的分泌曲线,不同的检测时间,会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对每一项指标需要结合与其它激素的水平综合分析。
 
常常有患者拿着报告单询问医生:“医生,我的性激素六项都在正常范围内,为何备孕失败或月经不调呢?”
 
也有不孕者说:“医生,你弄错了吧,我反复核对过,各项性激素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你为何考虑我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更有不孕者不解地问:“我月经正常,除了备孕失败,凭什么说我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也正是性激素的神秘之处。
 
1、性激素检查时间
 
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2、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3、雌二醇(E2)
 
雌二醇: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增殖,促进女性生理活动。
 
1、基础雌二醇E2>165.2-293.6pmol/L(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基础E2≥367pmol/L(100pg/mL)时,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L,也基本无妊娠可能。
 
2、基础雌二醇E2水平<73.2pmol/L,提示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1)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达1100pmol/L(300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HCG10000IU。
 
(2)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会发生OHSS。
 
(3)E2>9175pmol/L(2500pg/mL),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及时停用或减少HMG用量,并禁用HCG支持黄体功能,可避免或减少OHSS的发生。
 
(4)E2>14800pmol/L(4000pg/mL)时,近100%发生OHSS,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
 
4.诊断有无排卵:无排卵时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出血
 
5.诊断女性性早熟:临床多以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275pmol/L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
 
4、催乳激素(PRL)
 
催乳素是由垂体前叶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女性:5.18-26.53ng/ml。
 
PRL水平随月经周期波动较小,但具有与睡眠相关的节律性,入睡短期内分泌增加,醒后PRL下降,下午较上午升高,餐后较餐前升高。
 
因此,根据这种节律分泌特点,大约上午9~10点是其分泌的低谷,应在此时空腹抽血。PRL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饱食、寒冷、性交、情绪波动、刺激乳房等均会导致PRL升高。
 
故一次检测值偏高不足以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需排除以上影响因素后重复测1~2次,连续两次高于正常范围方可诊断。
 
PRL≥25ng/ml或高于实验室设的正常值为高催乳素血征,但须需排除怀孕、药物及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影响。PRL>50ng/ml者,约20%有垂体泌乳素瘤;PRL>100ng/ml者,约50%有泌乳素瘤,可行垂体CT或磁共振检查;PRL降低见于席汉综合征、使用抗PRL药物。
 
过高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间接抑制卵巢功能,影响排卵。存在闭经、月经不调、不孕时的高泌乳素血症方需治疗。
 
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卵巢早衰、黄体功能欠佳、长期哺乳、神经精神刺激(如氯丙嗪、避孕药、大量雌激素、利血平等)。10%~1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轻度的高泌乳素血症,其可能为雌激素持续刺激所致。
 
PRL降低:垂体功能减退、单纯性催乳素分娩缺乏,使用抗PRL药物如溴隐亭、左旋多巴、VitB6等。
 
5、睾酮(T)
 
雄激素由卵巢及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分为睾酮和雄烯二酮。绝经前,血清睾酮是卵巢雄激素来源的主要标志,绝经后肾上腺皮质是产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99%以上的睾酮T在血循环中与肝脏分泌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呈无活性状态。只有1%的游离T有生物活性。在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者,SHBG水平下降,游离T升高,在总T并不升高的情况下,出现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
 
1.卵巢男性化肿瘤:女性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雄激素过多症状及血清雄激素升高往往提示卵巢男性化肿瘤。
 
2.多囊卵巢综合征:睾酮水平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雄烯二酮常升高,脱氢表雄酮正常或轻度升高。若治疗前雄激素水平升高,治疗后应下降,故血清雄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价疗效指标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T值呈轻度到中度升高,这既是长期不排卵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影响排卵的原因。
 
3.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血清雄激素异常升高,睾酮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界2倍以上者,应首先排除卵巢或肾上腺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4.两性畸形男性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睾酮水平在男性正常值范围内;女性假两性畸形在女性正常值范围内。
 
5.女性多毛症:测血清睾酮水平正常时,多系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所致。
 
6.应用雄激素制剂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内分泌药物如达那唑,用药期间需监测雄激素水平。
 
7.高催乳素血症:女性有雄激素过多症状和体征,但雄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者,应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
 
6、孕酮(P)
 
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5.9nmol/L提示排卵。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可用血孕酮水平观察促排卵效果。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黄体期血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黄体功能不全又称黄体期缺陷(lutealphasedefect,LPD)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功能不全,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临床上以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延迟,内膜发育与孕卵发育不同步为主要特征,与不孕或流产密切相关。黄体中期P水平的测定超声、BBT和尿LH水平等监测排卵后5、7、9天的血清孕酮平均值<15μg/L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标准。
 
月经前5~9天行血孕酮水平检查>5.0ng/ml(15.6nmol/ml)确定为有排卵周期。
 
月经来潮4~5日血孕酮值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3.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计IVF-ET预后。肌注hCG日P≥3.18nmol/L(1.0ng/mL)应视为升高,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4.77nmol/L(1.5ng/mL)提示过早黄素化。
 
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并无LH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且该类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过早黄素化也是DOR的表现。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47.7nmol/L(15ng/mL)。仅有1.5%的患者≥79.5nmol/L(25ng/mL)。正常宫内妊娠者的P90%>78nmol/L。血P水平在宫内与宫外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5.辅助诊断先兆流产:孕12周内,孕酮水平低,早期流产风险高。先兆流产时,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流产。
 
6.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单次血清孕酮水平P≤15.6nmol/L(5ng/mL),提示为死胎
 
除上述经典的性激素六项之外,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是近年来认为评价卵巢衰老的较佳的内分泌学指标,AMH水平与获卵数及卵巢反应性呈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血清学标记物。
 
7、抗苗勒管激素AMH
 
AMH抗苗勒管激素又称为苗勒管抑制物质MIS,不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在月经周期中无周期性变化,水平恒定,可在月经周期中任一天抽血检测(0.5-1.1ng/ml)。AMH由卵巢早期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随着年龄增长,即使FSH、InhB和窦状卵泡数无变化的正常排卵妇女,AMH水平下降也较明显,而FSH、雌二醇和InhB在卵巢衰老末期才有变化。AMH可较FSH、雌二醇、LH、InhB等更早地反映原始卵泡池中的卵泡数量,更早期、准确地反映卵巢功能状态。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和卵泡液AMH水平升高,高水平AMH可能造成了PCOS卵泡生长和排卵异常。
 
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1.0-1.4mg/L<抗苗勒管激素(AMH)<3.5-4.0mg/L。
 
对于妇科和生殖专科医生来说,掌握性激素在正常月经周期的分泌规律,时间节律特征,才能更好地解读性激素检查报告。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须参考几项激素水平,并结合病史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原则上除了疑似卵巢功能减退外,对于大多不孕者来说无需反复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在用药前的那次基础检测最为重要。可以带齐化验报告及病历资料,请生殖中心的医生帮助分析激素检测结果。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探索靶向药物敏感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靶向药物敏感性: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在肿瘤治疗中,靶向药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靶向药物敏感性是指肿瘤细胞对特定靶向药物的反应能力。这种敏感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估,包括基因检测、蛋白表达分析等。对于某些类型的肿瘤,例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估已经成为标准的临床实践。 那么,为什么靶向药物敏感性如此重要呢?首先,靶向药物可以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内的特定分子靶点,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太大的损害。其次,靶向药物可以根据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最后,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估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某种药物的反应情况,避免无效的治疗尝试。 然而,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肿瘤的异质性使得同一种肿瘤在不同患者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情况。其次,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导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因此,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估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和更新。 总的来说,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估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靶向药物敏感性评估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事通

1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湿疹反复发作的多重原因及日常防治策略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反复发作的湿疹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那么,为什么湿疹会反复发作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湿疹的发病机制。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种因素可以诱发其发生和加重。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其中,遗传因素在某些类型的湿疹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特异性湿疹就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患者很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湿疹的发作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空气中的尘螨、花粉等微小颗粒物可以刺激皮肤,引发湿疹的发生和加重。此外,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物质也可能成为湿疹的诱因。比如,毛绒、化纤的衣物,过度使用肥皂等碱性大的物质洗涤,都可能导致皮肤受到刺激,引发湿疹的反复发作。 再者,饮食习惯也与湿疹的发作密切相关。一些容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鲜,牛羊肉等,可能会引起湿疹的发生和加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这些食物的摄入,以减少湿疹的反复发作。 最后,基础疾病也可能是湿疹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疾病、慢性感染灶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湿疹的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在治疗湿疹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和治疗相关的基础疾病。 总的来说,湿疹的反复发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治。除了避免诱因外,日常的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多擦防晒霜等方式来保护皮肤,减少湿疹的反复发作。

药事通

1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排卵期胸部不适:正常还是异常?

排卵期是女性生理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卵巢会释放出成熟的卵子,准备受精。然而,很多女性在排卵期会经历一些不适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胸部胀痛。这种现象是由于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的升高所引起的。雌激素可以刺激乳腺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乳房胀大和疼痛。这种情况通常在排卵后几天内自行消失,不需要过于担心。 然而,如果胸部胀痛伴随着其他症状,如乳房硬块、皮肤红肿、分泌物等,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这些可能是乳腺疾病的信号,例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癌等。因此,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此外,排卵期的胸部胀痛也可以通过一些日常保健方法来缓解。例如,穿着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或过松;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低头;适当进行乳房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注意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绿叶蔬菜等;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质量。 总之,排卵期的胸部胀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通过日常保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AI医疗先锋

1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乳腺病?

乳腺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乳腺增生症、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癌等多种类型。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并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和穿着合适的内衣。非典型增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乳腺导管扩张症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或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则更加复杂,可能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多种方式。无论是哪种疾病类型,早期发现和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位名叫小李的女性,她在4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乳腺增生症。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症状逐渐加重,经常感到乳房胀痛和不适。最终,她决定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并注意日常保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她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预防乳腺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并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化妆品和暴露在环境污染物中。此外,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也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绿色医疗倡导者

1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探索胸部痒的多种原因:从皮肤炎症到潜在健康问题

胸部痒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炎症,例如湿疹、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这些情况下,痒可能伴随着红斑、水泡、脱皮或皮肤干燥等其他症状。然而,胸部痒也可能是单纯的皮肤过敏反应,例如对某些洗涤剂、化妆品或纺织品的过敏。 在某些情况下,胸部痒可能是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的信号。例如,它可能是乳腺癌、肝病或淋巴系统疾病的症状。因此,如果胸部痒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不寻常的症状,例如乳房肿块、黄疸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 如果您经常在家中洗澡或穿着某种特定的衣物后出现胸部痒,可能需要更换洗涤剂或衣物材料。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也很重要,可以使用无香料的肥皂和温和的保湿霜。避免过度搔抓,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和感染。 如果您怀疑自己有皮肤炎症或过敏反应,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皮肤测试或其他检查来确定病因,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对于皮肤炎症,可能需要使用局部外用药物,如类固醇霜或抗真菌药物。对于过敏反应,可能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 总之,胸部痒虽然常见,但也可能是某种健康问题的信号。及时就医、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搔抓以及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是处理胸部痒的关键。

跨界医疗探索者

15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肿瘤治疗:多元化方法与日常保健

肿瘤,一个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词汇。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和社交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治疗肿瘤的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和有效。下面,我们将探讨几种主要的治疗肿瘤的方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日常保健建议。 首先,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对于良性肿瘤,手术通常可以完全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例如,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乳腺切除术,并在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 其次,化学治疗是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它们的生长。然而,化学治疗也可能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脱发、恶心和疲劳。因此,在进行化学治疗时,医生通常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淋巴瘤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长达数月的化疗周期。 此外,放射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它使用高能辐射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它们的生长。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化学治疗结合使用。例如,前列腺癌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来控制肿瘤的生长。 除了上述主要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肿瘤。例如,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靶向治疗则针对特定的癌细胞分子进行干预;而支持性治疗则旨在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肿瘤。首先,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乐观的态度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并提高治疗效果。其次,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抵抗疾病。最后,定期接受医学检查和随访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复发或并发症。 总的来说,治疗肿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密切合作。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但通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许多患者都能够成功地战胜肿瘤,恢复健康的生活。

医者仁心

1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与生活

乳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疾病,虽然不是癌症,但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定期的医学检查外,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以对病情产生影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辛辣、刺激性和油炸的食物都应该尽量避免,因为它们可能会刺激乳腺,导致不适和疼痛。此外,油荤过重的食物也需要注意,尤其是当患者出现乳房不适症状时。相反,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并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一个真实的案例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的一位患者,李女士,患有乳腺良性肿瘤。起初,她并没有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辛辣和油炸的食物。然而,在我的建议下,她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选择清淡健康的食物,并增加了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几个月后,她的乳房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除了饮食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过度的焦虑和压力可能会导致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病情。其次,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后,定期的医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问题。

健康饮食指南

1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脑垂体微腺瘤:从早期诊断到日常管理

脑垂体微腺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垂体细胞异常增生引起。这种疾病通常在成年人中出现,尤其是女性。微腺瘤的大小通常小于1厘米,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大腺瘤,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微腺瘤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月经不调、性功能下降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微腺瘤分泌过多的激素或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所致。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脑垂体微腺瘤,应该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测试、视力测试、MRI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微腺瘤。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放射治疗,具体取决于微腺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管理微腺瘤。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其次,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学会放松和调节情绪。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 案例分享:小王是一位30岁的女性,最近几个月一直感到头痛和视力模糊。她去看了眼科医生,但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视力并无异常。后来,她去看了内分泌科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她患有脑垂体微腺瘤。小王接受了药物治疗,并且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现在,她的症状已经明显改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运动与健康

16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警惕丰胸产品的潜在危害:如何科学维护乳腺健康

在当今社会,许多女性都希望拥有完美的身材,尤其是丰满的胸部。然而,滥用丰胸产品可能会给乳腺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首先,丰胸产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其次,一些低质量的丰胸产品可能会渗透到乳腺内部,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乳房红肿热痛。如果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丰胸产品,可能会刺激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一位名叫小芳的年轻女性就曾经因为滥用丰胸产品而导致乳腺癌。小芳在使用某品牌的丰胸产品后,感觉胸部开始变大,但同时也出现了乳房胀痛、发热等症状。起初,她并没有在意,认为这只是正常的副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最后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经过艰苦的治疗,小芳最终战胜了疾病,但这也让她深刻认识到滥用丰胸产品的危害。 为了保护乳腺健康,女性朋友们应该避免滥用丰胸产品。相反,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促进乳房的发育和保持。例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进行胸部锻炼,增强胸肌的力量;穿戴合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到过度压迫等。同时,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精准医疗探秘

1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菠萝:营养超级食品的多面性

菠萝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健康的超级食品。它富含多种营养素,包括维生素C、锰、膳食纤维和酵素等。其中,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锰则是骨骼和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预防便秘;而酵素则有助于分解蛋白质,改善消化功能。 除了上述营养素外,菠萝还含有一种特殊的酵素——溶菌酶。这种酵素可以帮助消化肉类和其他高蛋白食物,并具有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研究表明,溶菌酶可能对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有益。 然而,菠萝也有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由于其高酸性,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和胃部不适。此外,某些人可能对菠萝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急促和其他过敏症状。因此,在享用菠萝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和个体差异。 总的来说,菠萝是一种营养丰富、多功能的水果。无论是作为零食、沙拉配料还是烹饪原料,它都能为我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好处。只要合理食用,菠萝就能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健康之选。

医疗趋势观察站

14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