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缺血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心绞痛、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在冠心病治疗中,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一种常用的药物。CCB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常见的CCB药物包括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然而,CCB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外周水肿、便秘、心悸、面部潮红等。其中,长效CCB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水肿和头痛方面的发生率低于氨氯地平。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选择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作为长效CCB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CCB联合使用比单药治疗更有效。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CCB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对于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症的患者,可以选择非二氢吡啶类CCB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作为替代治疗。但需要注意,CCB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可能增加传导阻滞和心肌收缩力的减弱,老年人、心动过缓或左心室功能不良患者应避免联合使用。
以长效二氢吡啶类CCB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好。CCB联合RAAS抑制剂,前者直接扩张动脉,后者通过阻断RAAS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同时CCB造成的踝部水肿可被ACEI或ARB消除。
除了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