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如何喂养
早产宝宝由于各种原因提前来到这个世上,由于各个脏器发育都还不成熟,因此更需要我们的关爱,今天我们说一说当早产宝宝从医院回家了,应该怎样喂养。
第一,喂养的食物,乳类包括母乳、早产儿配方奶、母乳强化剂、过度配方奶和婴儿标准配方奶。具体选择如下:对于出生体重大于2000g、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是出院后首选。但是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对于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尤其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母乳+母乳强化剂)一直到胎龄40周,此后要根据宝宝的生长情况而定。对于没有母乳的,要用早产儿配方奶,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奶量不够,或宝宝体重增长不满意的,可采用母乳+早产儿奶混合喂养。对于早产宝宝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可以给予过度配方奶或婴儿配方奶。对于宝宝出生体重<1500克的,有宫内外生长迟缓表现的,出生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的,住院期间完全肠外营养>4周的,出院前体重增长不满意的。要给予添加母乳增强剂,这是一种多种营养素的添加剂,从而满足早产儿营养需求,使宝宝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
第二,早产宝宝出院以后也要注意喂养方式,不能给宝宝吃的过多,尽量逐步增加宝宝的奶量,最好每天增加的毫升要小于20ml/kg。人工喂养的要注意奶具的卫生消毒,注意奶的温度和浓度。而且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消化好,是否有其他身体异常,如果宝宝食欲不好,吃的少了,要注意及时入院检查。定期监测宝宝的营养状况及其体格发育指标。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旭住院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21|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创伤关节脊柱方面及中医内科的疾病,如骨折,韧带半月板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失眠,阳痿早泄,抑郁,腹泻便秘等内科中医治疗
¥20起
问医生
#婴儿#概述#儿科#早产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胎龄足37周的新生儿表现为组织器官发育健全,可合并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预后越差简介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的是胎龄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7%,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早产儿表现为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可伴随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预后越差。孕妇早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子宫过度扩张、子宫畸形、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等,积极预防孕妇早产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治疗(保温、科学喂养、支持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如果治疗规范,早产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症状表现:早产儿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诊断依据:医生经过询问病史(胎龄小于37周)即可诊断。早产儿有哪些类型?按照胎龄可将早产儿分为:极早早产儿(胎龄<28周)非常早产儿(28周≤胎龄<32周)中度早产儿(32周≤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全球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约为5%~18%,我国约为7%[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高的早产儿存活率越高。出生体重大于1250g的早产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科学喂养,大多数可以存活并正常生长发育[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