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肢体抽动、爱骂人是一种疾病吗?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医学上所说的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为Tourette综合征。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纹状体多巴胺能和五羟色胺的活动过度或多巴胺受体超敏有关。
本病多在2~15岁间起病男女之比约为3:1,临床特征是由表情肌,颈肌或上肢肌肉迅速反复不规则抽动。疾病表现为挤眼,撅嘴,皱眉,摇头,仰颈,提肩等。以后症状加重,出现肢体及躯干的爆发性不自主运动,如躯干扭转,投掷运动,踢腿等。抽动发作频繁,少则一日十几次,多则可达数百次。约30%~40%的患儿可出现单调怪声,如犬吠、喉鸣、咳嗽声等,半数有污言秽语。约半数儿童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在精神紧张时加重,精神松弛时减轻,入睡后消失。智力一般不受影响。
向本文作者提问

许多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神经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71120|响应时长156分钟
擅长:(开不了精神科药品处方)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颈椎病,腰腿痛,焦虑症,睡眠障碍,肌电图。
¥49起
问医生
#儿童#概述#儿科#神经内科#多动秽语综合征#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运动或发声重复、突然、节律病因未明,病程较长易波动、反复,有遗传性药物、心理治疗可治愈,需坚持长期服药简介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通常在4~8岁发病,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目前儿童抽动障碍发病机制尚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器质性病变、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突然、重复、非节律性运动和发声,病程长且病情易于波动和反复[1]。家族中有遗传病史者,或产前母亲吸烟、喝酒者更容易患此病。儿童抽动障碍需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若及时治疗,部分患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症状表现: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重复、非节律性运动抽动,如眨眼、耸肩、甩头等和发声抽动、重复词语、咒骂等。诊断依据: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结合患儿抽动症状和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确诊。少数患儿可通过脑电图检查、颅脑CT检查,排查脑部病变,以辅助确诊。儿童抽动障碍有哪些类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3个类型:短暂性抽动障碍:运动抽动、发声抽动两者皆有。慢性运动、发声抽动障碍:只有运动抽动,或只有发声抽动。Tourette综合征:也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发声与多部位的运动联合抽动。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儿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为0.5%~1%[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患儿可进行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预后相对良好。若及时治疗,部分患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