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王龙

她的朋友都去哪了

她的朋友都去哪了

近期,我们接待了一名来访者:女性,25 岁,未婚。

家人感觉其无法正常的与异性交往,担心其婚姻问题,故此前来咨询。

经访谈,该来访者一直以来没有一位亲密的朋友,不管是跟同性还是异性。

虽然她也希望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无疾而终。

经进一步了解情况,该来访者成长经历特殊,其在家中排行老二,系计划外生育。其幼年时一直随家中亲友生活,并不时变更主要抚养人。因其不断的变更主要抚养人及就读学校,致其小学一年级读了三年,小学毕业即辍学。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劳动能力一般,人际关系较差,基本没有朋友,很难和他人建立稳固的、亲密的关系。

在我们幼年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和外界环境的人建立联系,并逐步发展为稳固的、亲密的关系。

不断的变更主要抚养人,会使我们常常感受到刚和他人建立初步联系,这种联系即被打破,这种人与人联系是不可靠的、不稳定,对于自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种联系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被打破,最终对方会离开自己,留给自己的只是离别时一些不愉快的体验,甚至会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感和被抛弃体验。为了避免再次体验这种挫败感,经常会无意识的先发制人,采取种种方式主动打破这种联系,主动的去抛弃对方而避免被抛弃。成长环境的不断变换,与原先环境中人际联系不断的被打破,证实和强化了这种感受。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父母的陪伴会让我们感觉和他人建立关系是安全的,让我们学习到怎样和他人去建立稳定的、亲密的关系。只有在稳定的成长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去实践怎样和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的关系。

幼年时的成长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于外界环境人与事的认知和判断,形成我们特有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我们特有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我们会不断的重现既往经历和体验。通过系统心理治疗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认知和行为上的一些偏差,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