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告父母:晨起出现4个症状,是脑梗前兆,哪怕占一个,也要检查

脑梗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简单来说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脑组织坏死所致。具有极强的突发性,死亡率以及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并且,脑梗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段。脑梗也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年轻人出现脑风的风险也在逐渐上升,一旦发生对生命具有极强的威胁。

脑梗发生前,晨起会有4个特征,别不在意:

特征1:头痛头晕

当脑部血管堵塞后,血液供给不足,脑组织就会缺血、缺氧。

此时人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特别是在晨起的时候,症状比较严重。

因为经过一夜的休眠后,血液的流动性较慢,身体经过呼吸、出汗等,血液粘稠度会增加,血压也就会不稳定,此时就非常容易导致脑梗的发生。

症状2:舌头发硬

早上起床后,感觉到舌根有点硬,这个时候说法就变得有点困难。

有时候一句完整的话都表达不出来,极有可能是因为脑部血管堵塞所致。

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脑组织缺血,就会影响到脑部神经,从而导致面部神经不受控制,咽部肌肉也会受到影响,舌根就会发硬。

症状3:运动障碍

早上起床的时候,手脚出现发麻的现象。这种情况,也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主要表现就是手去掀被子的时候使不上劲,脚下床活动的时候站不住。

因为当脑血管堵塞后,会影响到肢体神经,从而会出现肢体不协调的现象。

症状4:眼前发黑

晨起时有的人会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想着是因为起床的动作过于猛烈。

眼前就会发黑,然后过几秒钟就会恢复原状。

当脑部血管堵塞,血液循环不畅,血压也就会受到影响,早上起床的时候,只要稍微一动,就会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

脑梗的辨别方法,1-2-0识别法

“1”:就是看脸,眼睛、嘴等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2”:伸出两个手臂,持平,等几分钟后,看是否会出现无力、麻木的现象;

“0”:也就是聆(零)听别人讲话,自己是否能够顺畅表达,能否听懂别人再讲什么;

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的任何一种,就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常吃这3种食物会加速脑梗上身,切勿忽视:

1、甜食

甜食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主要是因为甜食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

然而,经常吃甜食会导致人体发胖,还容易导致高血糖以及糖尿病的发生。

血糖升高会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数据显示,临床上,大部分的脑梗患者是因为三高疾病引起的。因此平时少吃甜食,如:糖、奶茶、蛋糕等等。

2、咸菜

咸菜中含有大量的盐分,长期吃大量的钠盐,就是导致体内的钠离子过多,导致水钠潴留,促使血压升高。食盐摄入量超标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中国的高血压患者往往与长期吃盐过量有关。

同时,血管壁还会出现玻璃氧化,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10%的脑梗患者与经常吃盐过多。

因此,预防脑梗,平时应少吃过咸的食物,注意盐的摄入量,成年人每人每天不要超过6g。

3、酒精

也许有人会说喝酒降血压,其实饮酒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饮酒过量,会促使血压异常升高,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

因为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给心脏增压,让心脏泵出更多的血液,此时就会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

此外, 过量的饮酒还会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失去弹性,会诱发脑梗的发生。

保护血管,预防脑梗,做好3件事!

一、勤喝水

血液中80%都是水分子,水是稀释血液的好帮手,所以平时要保证饮水充足,在饮水的同时,可以在杯子里泡一下能够帮助稀释血液粘稠度的植物,最终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可以增加人的饱腹感,经常吃,可以与肠内的胆汁酸以及胆汁盐结合,促进大肠的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出。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水果和蔬菜,杂粮,坚果,豆类等。

三、常做运动

1、揉颈部

主要做法是把双手搓热之后,用手去按摩颈部,可以起到缓解颈部血管的作用,能够增加颈部血液循环,给大脑持续性供血。

建议,每次按摩20下,每天3-5次。

2、张嘴

用最大的力度去张嘴,可以牵动脸部的肌肉,并且能够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延缓局部组织器官老化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让大脑更加的清醒。

3、耸肩

把肩部向上提,可以促进颈部动脉的血液循环,能够更加顺畅的为大脑提供血液,减少脑部供血不足的风险。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不可处方
其他医院营养科
好评99%|接诊量118|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减肥和体控管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病调理有丰富的调理经验,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19
问医生
#运动#睡眠#概述#耳鼻喉头颈外科#脑梗#头晕#右侧半身麻木原因待查
阅读数 15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可由良生活习惯及多种疾病导致手脚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敏感度下降根据病因进行对因及对症治疗简介手足麻木主要是指手脚部位出现发麻的症状,包括对温度觉、触觉、痛觉的感觉异常,可能与缺血、神经压迫及神经病变与损伤有关,应根据病因进行对因及对症治疗[1-3]。症状表现[1-3]:手脚部位出现感觉异常,包括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敏感度下降,甚至完全感觉到外界刺激,可能伴随有皮肤在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刺痛、蚁行感等异常的感觉。诊断依据[1-3]:依据临床症状及病史即可诊断,结合血糖、CT、神经电生理检查、血电解质检查等,可确诊相应病因导致的手足麻木。是否具有传染性[1-3]?传染性。是否常见[1-3]?常见,因其病因多样,可由多种疾病或良生活习惯导致。是否可以治愈[1-3]?依据病因同,部分因神经受压引起的手足麻木,及时解除压迫即可治愈,但若存在血管神经病变的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症状。是否遗传[1-3]?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张硕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