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自愈条件

卵圆孔是人心脏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一个孔道,人类在胎儿期,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母体的时候,卵圆孔是开放的,因为正常的时候,人在母体内,是没有肺循环的,那么从右心房进入的血液呢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进行这样一个血液循环,人类一旦出生之后,也就是第一声啼哭以后肺循环就开始建立了,右心房的压力就会逐渐减少,那么左心房的压力会逐渐增加,这样右向左的分流就会减少,逐渐的卵圆孔之间的血流就会消失了,整个卵圆孔在出生后七到八个月就会逐渐闭死,所以说,自愈的这样一个条件,也就是说当右向左的这个分流逐渐减少的时候,整个卵圆孔里面没有血液通过了,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的闭塞。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金梁·主任医师
李金梁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639|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50
问医生
#婴儿#概述#孕产期#卵圆孔未闭#先天性卵圆孔未闭
阅读数 1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时出现偏头痛、晕厥,可导致脑卒中目前经药物、介入、手术等规范治疗,可治愈简介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在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5~7月左右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右侧)和原发隔(左侧)相互黏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症状为头痛、晕厥、暂时性呼吸困难等,主要通过手术修补治疗,预后较好[1]。症状表现[2]:卵圆孔未闭患者,在左心房、右心房间血液流动分流,或分流量小的时候,多明显临床症状。当血液发生明显分流时,可能出现脑卒中、偏头痛、外周动脉栓塞等并发症,表现为头痛、晕厥、暂时性失语、睡眠呼吸暂停、平卧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依据[1]:卵圆孔未闭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超声显示房间隔之间有血流流动),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甚至还可以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来明确诊断。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清楚观察房间隔解剖结构,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卵圆孔未闭有哪些类型[1]?1.大卵圆孔未闭(卵圆孔径≥4.0mm)2.中卵圆孔未闭(卵圆孔径2.0~3.9mm)3.小卵圆孔未闭(卵圆孔径≤1.9mm)是否常见[1]?本病常见。约20~25%成人患有。是否可以治愈[3]?可以治愈,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否遗传?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李金梁·主任医师丁荣晶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