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的诊治经验

         一个突发性耳聋的年轻女患者来诊,诉说2天前熬夜工作,突发耳塞,听力下降,外院诊断突发性耳聋。她的父亲与我相识,认可我医术,即来我处就诊。患者无耳鸣,耳聋史,突然瞬间发生耳鸣,耳塞,左耳听力明显下降,情绪焦急,无眩晕,无恶心呕吐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此为肝胆火热上扰耳窍,邪阻经络,病在少阳经。即用针灸治疗,发散外邪,阻病邪入里,引热外泄,疏通经络。3次针灸即听力大有改善,1周治疗而愈。

曾治疗不少类似突聋患者,就诊及时,收效显著。

突发性聋,多在晚间或晨起时发病,起初感到单耳鸣,数小时后发觉突然听力下降,耳堵塞状,由部分耳聋到完全性耳聋,可历经数小时或数日,半数病人伴有眩晕,多感到患耳侧旋转,重者有恶心,呕吐,如一个月后听力仍不恢复,耳聋难治。

多数患者发病前常有生气、忧郁、悲伤等情绪刺激变态反应,以及疲劳、饮酒、妊娠和感冒、环境气压温度改变等诱因,噪声、过大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是造成中青年人群突发性耳聋的几大元凶。长期处在紧张环境下、压力过重、疲劳过度、缺乏睡眠等会导致耳内血管紧张、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耳鸣,特别是在白领人群中产生的几率较高。突聋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迷路内膜炎样损害,以耳蜗底周为重,血管周围出现水肿,神经上皮细胞坏死等并出现耳蜗内微循环障碍。诊断上应与咽鼓管狭窄、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鉴别。

西医治疗,急性期多以抗病毒、激素、改善血流、营养神经等药物,高压氧仓,手术等治疗。

中医治疗,火针、温针灸等引邪外泄、阻邪入里,以减轻病毒等炎证性因子对局部组织的进一步损害。如果在炎症高峰期前介入,能有效地提高痊愈率!就诊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恢复期针灸治疗也收效,但没有早期迅速。  

一般来说,发病一周内开始治疗者,80%以上的患者可以痊愈或恢复部分听力;超过一个月不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显著降低,部分患者遗留永久性的重度耳聋。因此,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耳闷等症状要尽早就医,以免错失治疗良机。建议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有效提高痊愈率!  

预防突发性耳聋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多喝水!避免将自己暴露在过分嘈杂的环境中;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睡觉前不要用耳塞听音乐;尽量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寻找有助于缓解压力与紧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向本文作者提问
黄石玺·主任医师
黄石玺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不可处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推拿科
好评100%|接诊量132
擅长:带状疱疹,面瘫,头痛,腱鞘囊肿,三叉神经痛,头晕,颈肩腰腿痛,膝关节疼痛,痤疮,痛风性关节炎,中风偏瘫,筋膜炎,宫寒。
¥300
问医生
#居家#概述#耳鼻喉头颈外科#突发性耳聋[特发性聋]#突发性聋#突发性耳聋
阅读数 2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72小时内突发、原因明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眩晕或头晕等临床症状越早对症治疗,效果越好简介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耳科常见的急症,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我国的发病年龄中位数41岁。突聋为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明的听力下降。除了听力下降外,突聋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可以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遗留有听力损伤、耳鸣等问题,所以一旦发病,要及时对症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症状表现突发性耳聋的典型临床症状为72小时内突发的,原因明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眩晕或头晕等。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耳科专项检查、听力学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耳MRI)、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等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如果伴有眩晕,需根据情况选择眼震检查和/或前庭功能检查。突发性耳聋有哪些类型?根据听力损失的频率和程度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聋型(含极重度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愈加年轻化,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单侧发病多见,左侧略多于右侧[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虽然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自愈率,但是一旦发病,要尽早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突发性耳聋以药物、高压氧舱等治疗为主,对最终效果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伤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黄石玺·主任医师马晓波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