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保暖护脾胃,饮食有节气不馁

 

1月5日前后多为农历小寒,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 

小寒之后,我国气候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此时,虽然天气寒冷,但还未达到大冷,所以称为小寒。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从字面上讲,大寒要较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冷在三九”的“三九”就在小寒节气内。

小寒是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病高发时段。保护脾胃是这个时期的关键。脾胃平安了,气血充足,身体暖和,有了抵抗力,就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节疼痛也会减轻。

保护脾胃最好的方法是多喝粥。在我国民间,小寒时节有吃腊八粥的习惯。我国各地的腊八粥大同小异,多选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栗子、枣泥、胡桃仁、花生、葡萄干、松子仁等,加上白糖或红糖,做成粥。其性甘温,有调和脾胃、补气养血、祛寒强身、生化气血的作用。

 

要想养好脾胃,“食饮有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上好,午餐饱,晚餐少;不暴饮暴食,以素为主,荤素搭配;不偏食,不嗜烟酒。不节制饮食就会发生许多疾病。 

三九天,对于患风湿关节疼痛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护阳气。在寒冷的小寒时节,每天吃一顿祛寒粥,可助体内阳气,祛除风寒之邪。食疗方是桂枝大米粥: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3片,红糖适量。先将桂枝放入锅中,加水煮10分钟左右,取桂枝水加入大米煎煮,粥快煮成时放入葱白、生姜,再煮几分钟即可,加一点红糖以调味。此粥温和脾胃,祛风散寒,有鼓舞阳气的作用。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到了小寒时在呵护心阳的同时,要注意适度地做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阳光下的活动更为重要。上肢、下肢、腰肌都要活动起来,拍打、揉捏、按摩等都会起到温经活血的作用。心胸部位也可轻轻拍打(包括腋窝、肘关节、手指节),卧位时,可以拍打、揉按脐下关元穴,以促使肾中阳气的温煦和长养。辅助心阳的食品有山药羊肉汤、狗肉附子汤、韭菜馅饺子等;但也不要忘了冬菇、胡萝卜、西红柿等类的蔬菜,其营养也是非常丰富的。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节气内,因此可以说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了。不过,小寒还是寒些好,如果是 暖冬 的话,来年的春天爆发流行性疾病的概率就会上升,中医认为,“非四时之气,易生六淫”。

冬天暖,人的阳气散多而藏少,春天升发之气必然不足,如果来个倒春寒,那就要病倒一大片了。所谓“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故暖冬似乎比较舒服,但于身体是不利的。

寒冬保暖自然是头等大事,不论是通过食补,待在相对温暖的屋子里(室内温度尽量不要超过18℃),或做些艾灸都可以。但如果是为了好看而穿个单衣,然后整天窝在温度调得很高的空调房内,过人造暖冬,就要做好春后算账的准备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