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与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各种心理疾患的发生率呈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焦虑和抑郁则是两种更为普遍的心理疾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孙新宇主任医师、闫俊主任医师与刘琦主任医师应生命时报之邀,为焦虑抑郁相关问题进行集中答疑。
孙新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学组委员。
闫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图片
刘琦,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图片
1.总是痛哭咋回事
李女士问:我女儿上大一,平时稍不如意就痛哭。原因多种多样,如饭菜不可口、不喜欢老师的声音等,独自待一会儿能好转。一天中这样的脾气反复很多次,来得快去得快。在学校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我和她爸爸很少打骂她。请问她这是抑郁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解答:对于孩子来说,上大学可能是其第一次到另一个城市全面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 。孩子会带着很多向往和想象,而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难免遇到气候、人文环境、文化氛围、学习节奏以及社交生活等各种需要重新适应的问题。在这样巨大的转变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就是睡眠、情绪、注意力问题。睡眠问题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轻、易醒多梦、早醒、白天嗜睡等。情绪波动经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对很多生活安排、日常活动感到紧张担心),情绪不好(感到情绪压抑、高兴不起来),烦躁易怒(对小挫折不能忍受、容易激动)。这些情绪问题也会带来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适感。更有些孩子会出现逃学、昼夜颠倒等行为上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随着对环境的熟悉和适应,这些问题会在 1~2 个月逐渐改善。如果持续 6 个月仍难以适应,或者情绪和睡眠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就需要就医了。
2.抑郁症如何确诊
杨女士问:我的朋友今年 26 岁,近期因失恋打击导致无法坚持工作,休假在家。她总会无故哭泣,看到和过往有关的东西会颤抖,每天待在家不出门,自身和家里也不收拾。这个状态已经持续 2 周,但似乎没有轻生的念头。请问这是抑郁吗?抑郁症怎么诊断?她会好起来吗?
解答:想诊断是否为抑郁发作,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持续 2 周内,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和睡眠的改变、自我评价低、思维和动作缓慢、自责、甚至悲观厌世等症状,且以上症状有一定的严重性,已经影响到工作学习或生活。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ICD-10)将 2 次以上抑郁发作定义为抑郁症。一般人在经历重大生活变故后会表现出类似抑郁发作的症状,如果在应激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患者症状逐渐改善,且能逐渐投入新生活,就意味着应激反应缓解。如果症状逐渐加重或当事人有不恰当的自责自罪,则需要及时就医。心理治疗和短期的药物治疗都可以改善应激反应。
3.为啥会得焦虑症
杨女士问:我妹妹今年 28 岁,因工作压力大,一个月前出现心慌,激动时会发抖,入睡困难和早醒,不工作可以缓解一些。请问她是焦虑症吗?大家都面对同样的压力,为啥有的人会患病?
解答:看您描述,初步判断有焦虑症的可能,建议患者务必到精神科就诊。一般确诊的方式是和精神科医生面谈做精神检查、做相关的心理量表和仪器类检查,医生会综合以上情况进行确诊和给予治疗方案。目前焦虑症病因尚不明确,但多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这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性格、成长环境、抗压能力、经历事件的不同等均有关。
4.焦虑症会遗传吗
兰女士问:我今年 52 岁,患焦虑症已经十多年,反反复复。我父亲也是焦虑症,因病跳楼身亡。请问焦虑症会遗传吗?我女儿风险大不大?
解答:焦虑症有遗传的相关风险存在。但按照目前遗传学的研究结果看,是一种患病素质的遗传,家族中患病人数越多,血缘关系越近,遗传风险越大。您父亲和您本人都确诊焦虑症,所以女儿的风险相较其他没有家族史的人群要高一些。预防方式是积极提高心理抗压能力、改善个性,遇到困难及时做心理治疗帮助度过等。
5.吃帕罗西汀会得帕金森吗
袁女士问:我今年 68 岁,53 岁时患上焦虑症,一直坚持口服帕罗西汀。我母亲是帕金森病患者,听说帕罗西汀和抗帕金森药物多巴丝肼机制相反,又听说喝绿茶能预防帕金森病,于是我坚持天天喝浓绿茶。我现在特别担心会早早地患上帕金森病。请问会吗?我有没有可能停服帕罗西汀?
解答:您的担心可能与焦虑有关,不建议停服帕罗西汀。若服药有不良反应,可考虑换用其他抗抑郁抗焦虑药。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提示帕罗西汀与多巴丝肼或喝绿茶有明确关系,具体可咨询神经内科医生。
6.急性焦虑发作如何处理
李女士问:我老伴今年 78 岁,曾确诊为中度焦虑症。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突然出现寒战、心慌气短、坐立不安、失眠等表现。他以前曾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有心理压力,医生开过右佐匹克隆、舍曲林,吃了 7 天,还没啥效果。请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解答:如果老先生身体检查没有其他问题,很可能是急性焦虑发作,加上之前有过焦虑症诊断,建议系统治疗。舍曲林可以改善焦虑症状,其治疗方向没问题,也可以辅助小量抗焦虑药短期应用。药物疗效的发挥与用药量和用药时间有关,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要达到一定用量,且坚持服用 2~4 周才能看出疗效。若没有效果或有较明显不良反应者可以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同时,患者也可以尝试放松及其他心理治疗措施。
7.失眠只能吃药治疗吗
林女士问:我今年 69 岁,十几年前开始服用安眠药,但最近觉得效果不佳,需要加大剂量。我怕这对健康不好,但不吃又没办法入睡。请问失眠还有什么治疗方式,只能吃药吗?
解答:长期大量使用安定类药物可能有成瘾的风险,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安眠药使用,或尝试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同时按照睡眠卫生要求调整作息,打消对睡眠的担忧和顾虑。
8.治疗抑郁能靠自我学习克服吗
安女士问:我两年前在国外读书时患上抑郁症,平时只有特别严重时才吃药。如果想治愈,可以不吃药吗?通过心理治疗或自我学习、成长来克服有效吗?
解答:很多患者会在症状严重难以忍受时选择服药,症状轻微时进行自我调整:如通过运动,参加心灵成长的工作坊、读书会,甚至禅修、辟谷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的确有些患者 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领悟 、改变生活方式,甚至改善了症状,但这些多建立于规律服药的前提下。如果是在断续服药的状态下,这些方式给更多患者带来的是尝试未果,甚至导致病情波动、反复发作。如果存在严重的行动迟缓、过分激动,伴有幻觉和妄想,甚至有严重的自杀或伤人冲动,就需要严格遵医嘱治疗,必要时需接受住院治疗。如果两年来抑郁都不严重,没有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社交,属于轻度抑郁发作,则有希望通过系统心理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大部分患者经过 6~8 周服药治疗,能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此后需要进行药物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在药物巩固维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运动、自我成长等方式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9.服药三个月不见效怎么办
刘女士问: 17 年前,我因焦虑症住院,服用帕罗西汀 3 个月,还有劳拉西泮。出院后一直服用 17 年,其间复发 6 次。今年又复发了,虽然药量增加,但 3 个月来仍无明显效果。现在没有食欲、失眠、心慌厉害,有轻生念头。我应该咋办?这个药还要再吃吗?
解答:如果目前药物治疗 3 个月没有效果,建议务必就诊,医生会进行药物调整,后续可以有很多药物调整方案,请务必积极治疗。
10 疑似抑郁复发吃什么药
顾先生问:我今年 70 多岁,因患抑郁症服用百优解,坚持 10 年后停药。现在睡眠差、头痛、焦虑,常因家庭、亲友关系等琐事不顺心,经常发怒、生气。正在服用安定和一些中药。请问我需要再吃抗抑郁药吗?
解答:建议您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接受系统的抗抑郁药治疗,关于药物调整需要当面就诊检查才能提供建议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有什么?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了解我们的情绪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情绪一家子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高血压如何调理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如何自我诊断失眠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血压中的舒张压总是升高,该怎么办?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高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管理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喝酒?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