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得抑郁症了吗?

当孩子总是不明原因的身体不舒服,去综合医院看病又检查不出任何躯体问题时,这可能不是他们偷懒不想上进、不想学习,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当孩子上课听不进去,完不成老师的作业,做事没有任何动力。痛苦时,拿起小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时,这可能不是他们对“丧文化”的推崇,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当孩子动不动就大喊大叫,情绪容易激动,甚至打算离家出走时,这可能不是他们任性冲动、不顾后果,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当孩子沾染上了抽烟喝酒等坏习惯,亦或是玩世不恭,成绩急速下降也不为所动时,这可能不是所谓的叛逆和“青春期”的独特表现,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父母一直在竭尽全力张开羽翼去呵护孩子一路上的成长。小时候,父母怕孩子磕着碰着,稍大一些,又怕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再长大一点,又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一路走来,父母可谓是呕心沥血,用心浇灌,容不得任何差错。可突然有一天,父母被医生告知,自己万般呵护,精心照顾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更可怕的是,视若珍宝的孩子似乎并不信任父母,并拒绝接受他们的帮助。
 
这究竟是怎么了?
 
图片
 
 
图片
父母在孩子患病后出现的常见行为模式。
 
01
 
图片
得知孩子的诊断结果时
 
父母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震惊,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渐渐感到焦虑,有时会发展为夫妻双方的互相指责,认为一定是对方哪里做的不好,导致孩子生病了。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的内疚感和负罪感加重,他会觉得是自己不好,拖累了父母。
 
02
 
图片
苛责孩子
 
不断地告诉孩子自己含辛茹苦将其养大,希望其能成龙成凤,现在患了抑郁症,岂不是一辈子都被毁了。而这又加重了孩子的病耻感,让他觉得自己生病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03
 
图片
无助+过分关注
 
父母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好起来,于是父母只是表面上围着孩子转,时刻地关注孩子,看着他,却从不试图正面孩子的疾病。这就导致孩子内心的痛苦体验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疏解,好像在强迫盲人张开眼睛看。
 
父母这样做,可能不能真正地去接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觉得跟父母讲述他的痛苦体验无济于事,而且很有可能换来的是一场思想教育。
 
图片
 
 
图片
父母究竟该怎么做, 才能有效地帮助到孩子?
 
01
 
父母要承认孩子生病的事实
 
图片
孩子不是在逃避学习,不是在无病呻吟以求得关注,不是简单的脾气差或者内向,而是真的生病了。这个时候父母该做的不是批判反驳,而是接纳他,理解他。生病不是谁的过错。
 
02
 
细心观察,耐心陪伴
 
图片
孩子生病,家长很着急,可这并不是拔苗助长的理由。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多听听孩子的倾诉,不做评判,多一点同理心去体谅他。
 
03
 
撕掉标签
 
图片
孩子不会因为生病就会被轻易毁掉,孩子一定会好起来,重新回归校园和社会。康复之际,他们依然闪亮。
 
04
 
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
 
图片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可孩子一旦患上了抑郁症,家长很可能成为那个在孩子伤口上撒盐的人。如果孩子敢把自己最脆弱,最痛苦的一面展示给父母的话,那一定是给了父母足够的信任,鼓起了莫大的勇气,这个时候,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成为支撑他熬过漫漫长夜的最强力量。
向本文作者提问
余倩·主治医师
余倩主治医师可处方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心理科
好评100%|接诊量1807|响应时长1057分钟
擅长:业务专长:1、精神科常见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境障碍、睡眠障碍)诊治。2、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的诊疗,常见心身疾病诊疗;3、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4、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及康复;5、婚姻、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心理咨询及治疗。  
¥50
问医生
#预防#病因#诊断#抑郁症#精神抑郁症#混合型躁狂抑郁症#抑郁症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病隐蔽,易发觉的悲观情绪悲观、生活工作消极、自杀企图或行为可治愈,易复发,自杀率高简介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工作、学习、生活兴趣,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可治愈,易复发。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任何活动觉得兴趣。诊断依据:国内主要采用ICD-10。包括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包括双相抑郁,排除精神活性物质和其他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核心症状: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济或疲劳感。附加症状: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信心足;③自罪观念和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改变,病程持续至少2周。轻、中度抑郁包括核心症状2条,附加症状2~4条。重度抑郁包括核心症状3条,附加症状5条。抑郁症有哪些类型?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019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研究报告,我国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5%,其中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3.4%。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及伴随的紧张焦虑,身体适等症状都有效。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余倩·主治医师黄金莎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