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皮还能吃?这是真的!吃完后会让您身轻如燕,别再扔掉!
猕猴桃在成熟以后口感比较柔软,口感特别好,老人小孩都能吃。但是很多人在吃猕猴桃的时候却在第一步就做错了,往往是把清洗后的猕猴桃剥掉皮后食用。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完全获取猕猴桃中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有益的一些膳食纤维就被您随手丢弃了。
猕猴桃的外皮并不好看,有点毛茸茸的,这也让很多人在清洗猕猴桃的时候往往是费尽力气来清洗干净。猕猴桃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让粪便更加顺利地排泄出来,从而有利于预防便秘和结肠癌。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进食量从而起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目的。
猕猴桃的外皮中不仅仅含有对于身体有益的膳食纤维,还有一种很好的物质--益生元。益生元对于身体有何功效?最简单的就是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繁殖,让肠道更加健康。这也是猕猴桃皮的与其他水果的不同之处。
在食用猕猴桃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把清洗干净的猕猴桃一剖为二,用小汤匙把猕猴桃的肉挖出后食用。其实您完全可以把猕猴桃好好地清洗赶紧,毕竟猕猴桃上的毛也比较多会存在一些农药残留,彻底清洗干净的猕猴桃就可以把果皮与果肉一起食用。当然如果您选择的是红心猕猴桃清洗起来也就更简单,而且红心猕猴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也高于绿心猕猴桃。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
其他医院营养科
好评99%|接诊量118|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减肥和体控管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病调理有丰富的调理经验,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19起
问医生
#预防#检查#诊断#便秘#结肠癌?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较常见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简介结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本病的病因尚明确,可能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家族史、过多脂肪或蛋白质的摄入、缺乏膳食纤维、年龄、肥胖等因素相关。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有的患者表现为便秘)、腹痛、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我国结肠癌以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早期结肠癌患者及时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措施,5年生存率可达90%。症状表现:结肠癌的典型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有的患者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存在)、腹痛、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症状(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腹痛等),以及大便隐血试验可以初筛结肠癌;结合结肠镜检查发现癌变病灶,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结肠癌有哪些类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溃疡型结肠癌2.肿块型结肠癌3.浸润型结肠癌根据组织学分类:1.腺癌(包括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2.腺鳞癌3.未分化癌4.髓样癌5.微乳头状癌6.鳞状细胞癌7.梭形细胞癌或瘤样癌根据TNM分期,结肠癌按严重程度可分为0~Ⅳ期:1.早期结肠癌(0~Ⅰ期):原发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2.Ⅱ期结肠癌(Ⅱ期):原发肿瘤侵犯肠壁肌层,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3.Ⅲ期结肠癌(Ⅲ期):论原发肿瘤侵犯深度,存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但远处转移。4.Ⅳ期结肠癌(Ⅳ期):肿瘤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肺、骨和脑的转移;腹腔种植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10万新发病例,约50万人因此死亡[1]。是否可以治愈?能彻底治愈。早期结肠癌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但存在一定复发风险。中晚期结肠癌伴或伴广泛转移的患者多能治愈,主要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手术等等措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