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人不能喝豆浆?不能吃豆腐?这是老黄历了,赶紧转告家人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这要命”,其实看似不是病,疼起来却要命的,除了牙疼,还有痛风。痛风,被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发病原因有很多,它与人的年龄、饮食、体重、情绪压力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痛风的患病率更高。说到痛风,人们自然会想到“高尿酸”,的确,虽然尿酸高了并不一定就是患有“痛风”,但一旦患上“痛风”,尿酸是绝对低不了的。所以,患有痛风的病人,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食物的选择。

痛风者真的不能吃豆子吗?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饮食尤为重要,应尽量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很多病友都知道自己不能吃豆子,因为干豆中含有的嘌呤很高。那是不是“痛风”患者就与豆制品无缘了呢?事实上,在干豆磨成豆浆或做成豆腐之后,嘌呤的含量并不高。相反,动物蛋白摄入过高会增加痛风风险,但植物蛋白反而会降低痛风的风险。目前的人群研究证实,食用豆类不会导致痛风。

美国的一项针对近千痛风患者12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对比他么的饮食习惯、饮食频率等发现,痛风发作率较高的人群属于那些日常吃肉类和海鲜类食品较频率的患者,对比之下,食用植物性高嘌呤食物如豆制品频率较高的患者,痛风发病率反而会很低。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包括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不但不会导致痛风病的患病率,还可能会降低痛风病的患病风险。

痛风患者应如何选择豆制品

痛风病患者并非所有的豆类都不能吃,因为同一类嘌呤含量食物也是有高低区别的。例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黄豆、黑豆、豆腐干等,里面的嘌呤含量确实相对比较高。但是豆制品与干豆不同,嘌呤含量却并不算高。

对于豆制品而言,大豆在制作豆制品之前会用水浸泡,这个过程中便会有一部分嘌呤被溶到水里,从而降低了其中的嘌呤含量;同时,在豆浆等豆制成品中,也是因为水的加入而稀释了嘌呤的浓度,从而使其含有的嘌呤不再那么高。而且在豆浆中含有的嘌呤与豆浆的浓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在制作豆浆的时候不会添加很多的豆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豆是含嘌呤比较高的食物,如100g大豆中嘌呤的含量大概在200mg左右,但与动物性食物相比,其实大豆的嘌呤含量就并不算高了,如100g猪肝中的嘌呤就经接近300mg,而100g的猪腰子中的嘌呤含量则更是超过了300mg。由此可见,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只要选对食材,适量吃豆制品是完全可以的,甚至可以替代部分肉食食物。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不可处方
其他医院营养科
好评99%|接诊量118|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减肥和体控管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病调理有丰富的调理经验,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19
问医生
#预防#病因#诊断#痛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关节反复急性发炎,后期关节畸形,累及肾脏原发性痛风多见,患者需终身控制血尿酸水平简介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清尿酸升高,尿酸沉积可累及关节和肾脏。特异性表现是身体各处有“痛风石”出现。可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全。痛风目前法被彻底治愈,痛风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任其发展,后期会出现关节残疾、活动受限,并发肾脏病变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血管病变,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症状表现:关节红、肿、热、痛。疾病后期可形成慢性关节炎和痛风结石,关节出现肿胀、变形、功能障碍。累及肾脏,会出现夜尿增多、水肿等表现。诊断依据:依据反复关节炎、痛风石、血尿酸水平、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确诊。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为痛风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如在关节液或痛风石中检测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有哪些类型?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国痛风总体患病率为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如进行规范治疗,可累及肾脏,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郭晓蕙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