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到好中药,一些技巧你应该知道
前几日母亲身体不适,一位老师给开了几剂中药,方中有制附片一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特意叮嘱我在煎药前一定要尝一下附片,质量好的附片是几乎没有咸味的,如果口感偏咸,需要先用水洗几遍然后再煎。由于之前在许多地方尝过制附片,确实有咸味,这次就选择去一家著名的老字号药店,当时尝了确实没有咸味,于是果断抓药。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之前另一次看病的经历。爷爷也患有严重的老慢支,每年秋冬咳嗽十分严重。在我的陪同下去医院开了中药,但当时却并未取药,而是执意回到离家较近的一个药店抓药。开始的3天效果还不错,然而之后却并不如意,结果反复了很久才病情才好转。对此我很好奇,为什么辨证无误的情况下,疗效却不佳?
直到后来无意间才了解到,这家药店的价格要比其他地方便宜很多,同时老年人为了节约将本该一天一剂的中药吃成了两天一剂。之后我亲自去考察证实了这家药房的中药质量确实不好,难怪价钱便宜那么多呢。现在的中药鱼龙混杂,贵的不一定质量好,但太便宜的往往是假货。
看了以上两个故事,不知道大家现在是否同我一样也存在这样一种感觉,很多时候中医的临床疗效的不确定,虽然有部分原因出于大夫的水平,但绝不排除当前一些地方中药质量低下的原因。之前曾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中医将亡于中药”,深有感触。
中国目前的中药市场混乱,好坏参差不齐。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十分多,包括中药品种、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包装及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对于同产地同品种的中药而言,其采集和炮制过程则尤为重要,直接决定着药物疗效。然而随着民众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很多中药供不应求,在采集和炮制的时候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来制备质量一流的产品,故而无法真正发挥出其本应有的功效。更有报道个别不法商家良心泯灭、利欲熏心,将黑手伸进中药市场来牟利,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我们如何辨别中药质量的好坏呢?
简单的讲,可以通过望、闻、问、尝、查这五个方法初步判断。首先是望中药是否干净、饱满,成色是否新鲜,其中是否参杂其他杂质,比如质量上乘的地龙会炮制的十分干净而不带有多余的泥土;然后可以闻一闻中药的气味是否纯正,如果有发霉味或者其他防腐剂等异味则要注意;问中药的产地,一般道地药材的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如山西的党参,宁夏的枸杞,河南的菊花、地黄等;说到尝药,有人会联想到神农尝百草,其实就如开篇所说尝附子的味道,每种中药在炮制过程中都有独特的味道和特性;最后可以用水试和火试的方法来查鉴中药,比如红花在水中是否褪色,地黄以沉入水中为上品,血竭火烤融化后色红而透明无杂质等等。
最后笔者建议大家,在购买中药的时候不要过分贪图便宜,往往便宜没好货,但是也不要一味只选贵的,贵的不一定就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在购买已经打成粉的中药更要擦亮眼睛,因为这其中更容易以次充好。最保险的就是去正规医院或相对规模较大的药店购买,正规医院的中药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质量是相对有保障的。与此同时患者也不应擅自改变医生嘱咐的服药时间和剂量,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说到底,关乎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应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