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改掉这5个习惯,越不容易被高血压“缠上”

黄医生健康说·三甲医院医生
黄医生健康说
三甲医院医生

高血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高血压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高血压其实离我们很近!近些年来,高血压的目标群体也逐渐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也让我们人人自危,提高了警惕。


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会成为诱发高血压的关键,如果不了解的话,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被高血压“缠上”。尤其是冬季,高血压的高发时节,如果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很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越早改掉这5个习惯,越不容易被高血压“缠上”

贪凉的习惯

虽然冬天到了,气候逐渐转凉,但还是有不少人为了“风度”,不要温度,经常穿得很少就出门。你知道吗?在低温状态下,我们的血管也会自动收缩,原本广阔的血管变窄了,给血液流通造成了阻力,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为了防止血压飙升,在保暖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贪凉。

  
久坐不动的习惯

天气越是寒冷,我们越不愿动弹,很多朋友到了冬天,连好不容易养成的锻炼身体的习惯都放弃了,不愿出门,只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白天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回到家又不愿动弹,这不是在给血管堵塞找机会吗?而且长期久坐不动,也会导致腰腹部肥胖,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的患病风险。

熬夜的习惯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而且在他们眼里,完全不认为熬夜有什么坏处,在浪费本应属于睡眠的时间时,我们的身体也正在遭受伤害。长期熬夜,会打乱我们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脂肪、糖分的代谢,诱发慢性疾病。

  
胡思乱想的习惯

很多朋友之所以总是愁眉苦脸,主要是因为“想太多”,很多时候,我们的多虑才是造成自己精神压力过大的原因。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但大家要学会消化这些情绪,并及时止损,不要让负面情绪继续发展,这只会让我们的神经兴奋,血管收缩,最终成为高血压的“导火索”。

高盐、高糖饮食的习惯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生活中很多美味的食物,其实都有相似的特点,那就是高盐、高糖甚至高脂肪、高热量。这些特点是美味的“代价”,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美食所带来的“危险”。长期高盐、高糖饮食,会导致血液黏稠,血管内胆固醇增多,升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要改掉这些习惯之外,我们还要改正自己对高血压的“误解”

血压一旦升高,就要立刻采取措施让血压降下来

很多朋友对高血压的理解还比较片面,以为血压升高后,需要立马吃药让血压降下来。其实,血压升高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高血压是血压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通过很多方法、很漫长的时间才能让血压慢慢回落到“安全线”以内。

所以,在采取降压措施时,我们也不能光顾着求“快”,更应该求“稳”。除了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降压药以外,我们还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作息,来辅助控制血压,让血压逐渐回归稳定。

  
血压越低越好

相信很多人在面对高血压时,都会产生一个想法:是不是血压越低越好?其实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压值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个正常的区间内徘徊,根据饮食、行为而有所波动,当血压超出正常范围的最高值时,属于血压偏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但当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时,就存在低血压的风险了,低血压也不属于正常情况,因为血压过低,说明人体各个器官内的血流量就减少了,很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的现象,威胁人体健康。所以,大家不能过于追求血压值低,在正常范围内才是合理的。

有些人为了降低血压,会自己乱吃降压药,这种做法简直是在慢性自杀!不论什么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自己盲目吃药,是对健康不负责的表现。

  
总结:高血压虽然会引起很多并发症,但只要大家能做到规律作息、早睡早起、远离高糖高盐类食物、加强锻炼、按时服药,是可以把血压控制在安全值内的。

#预防#患病护理#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高血压#高血压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黄医生健康说·三甲医院医生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