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为什么医生让你“放下那碗白粥”?

为什么医生让你“放下那碗白粥”?

作者 | 王兴国
文章首发于 | 营养医师王兴国微博

 

 

这几天,“不要吃白粥”,“不吃白粥是崇洋媚外”等观点引起广泛的讨论,人们突然发现,就算是在一碗粥这么小的事情上,都无法达成统一共识,会有很多争执,更别说那些关乎防疫策略、治国政策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了。

 

不过,正如抛开各国各地防疫策略只谈新冠病毒(SARS-CoV-2)本身的一些特征(如基因序列、外形特点、侵袭能力等)人们就很容易达成科学共识一样,如果不谈粥的文化性或中餐西餐的交锋,只谈一碗白粥的健康价值,那也很容易得出一致性结论:白粥的营养价值很低,除特殊情况(如某些消化道疾病或特别虚弱的病人)外不推荐食用;一定要喝粥的话, 可以选杂粮粥、肉粥、蔬菜粥等。

 

白米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以及少量蛋白质,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非常少,尤其是那种熬煮较长时间非常软烂的白米粥,营养价值方面的确乏善可陈。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很多营养素的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以及疾病恢复期的患者,尤其不值得推荐。而在现实生活中,白粥恰恰经常被这些人群食用,甚至被推荐为“养胃”、“有营养”、“滋补”之品大吃特吃,这就不利于健康了。

 

 

更让人心有戚戚焉的是,白米粥对餐后血糖很不友好,因为它很容易消化吸收,进食后消化吸收速度很快,餐后血糖升高也很快,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性较强。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不要吃白米粥,其实普通成年人也一样,要关注、保护自己的餐后血糖,以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有助于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从这个角度,不止白米粥,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白面条也同样要加以限制,它们都属于“精制谷物”,对餐后血糖不友好,不利于预防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很多人十分反感不推荐吃白米粥、白米饭、白馒头等的建议,“这些都不让吃,还能吃啥,饿死算了”,毕竟白米粥、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等精制谷物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见主食。但这种情绪也恰好说明了普及健康饮食任重道远,粗杂粮/“全谷物”(小米、燕麦、玉米、糙米、黑米、青稞、全麦粉、荞麦、红豆、绿豆、扁豆、芸豆、腰豆等)的消费习惯还远远没有养成,大多数人根本不吃,甚至不知道杂粮粥、杂粮米饭、杂豆米饭、全麦馒头、二合面馒头、粗粮面条等。

 

这些以“粗”为美的主食,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远远高于精制谷物,营养价值更高,而且因为消化吸收较慢,所以对餐后血糖比较友好(餐后血糖高峰较低),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较弱,所以有助于防治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总而言之,主食一定要粗细搭配,粗细比例相当最佳。

 

然而,白米粥的确很容易消化吸收,对胃肠虚弱的病人或婴幼儿比较好啊。这话有道理但不尽然,手术后或者胃溃疡胃肠炎等病患,以及婴幼儿,真正需要的是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羹、酸奶、加铁米粉、肉泥、鱼肉丸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像白米粥一样容易消化吸收,对胃肠道很友好,而营养价值远远超过白米粥,对疾病康复和婴幼儿发育更为有利。

 

从科学饮食的角度,不推荐吃白米粥,这不是因为那碗白米粥有多么坏,多么有害,更不是要否定我们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传统,而主要是因为有更好的、更健康的选择——粗杂粮/全谷物或其他更有营养的食物。减“白”增“粗”对病患康复、儿童生长发育和普通人身体健康更友好。​​​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糖尿病如何科学治疗和日常保养

糖尿病,这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这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总热量和体重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要减少食物中脂肪的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并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也需要合理分配。 在饮食方面,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同样重要。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保持合理的体重也是关键。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天6克以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应该严格控制。 除了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也需要谨慎进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药物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等。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决定。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王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他深知糖尿病的危害。为了控制病情,他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并按时服用药物。在医生的帮助下,他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健康饮食指南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如何科学治疗: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运动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众多治疗方法中,胰岛素注射因其无副作用、不刺激肝肾的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案。 然而,仅仅依靠胰岛素注射是不够的。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同样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血糖水平,而规律的锻炼则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以下是一个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案例: 李先生是一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患者。起初,他只依靠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但效果并不理想。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开始调整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比例。同时,他还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除了饮食和运动,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控制有很大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总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是其中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新知速递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射精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不射精症,即男性在性生活中无法达到射精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根据临床观察,不射精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心理因素在导致不射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缺乏性知识、性交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男性无法射精。此外,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也可能干扰正常的射精过程。 其次,器质性因素也不容忽视。脊髓受损、交感神经节损伤、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等都可能导致不射精。这些疾病或损伤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射精。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射精的原因,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 针对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射精,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心理障碍。夫妻双方应共同配合,找出导致不射精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进行心理辅导、调整性交方式等。同时,妻子应给予丈夫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埋怨和指责,以减轻丈夫的心理压力。 对于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不射精,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病。例如,糖尿病引起的不射精,需要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不射精,需要戒酒并补充营养。

医学奇迹见证者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灰指甲:了解其成因及预防措施

灰指甲,又称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指甲疾病,其发病率极高,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受到其困扰。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灰指甲的诱发因素众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真菌感染,其他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免疫低下、甲损伤等。 张先生,一个50岁的糖尿病患者,近期发现自己的大拇指指甲变厚、变黄,并伴有疼痛。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灰指甲。医生解释说,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 除了糖尿病,甲损伤也是灰指甲的常见诱因。小李,一个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在一次运动中不小心受伤,导致甲床受损。不久后,他的指甲开始出现发黄、变厚的情况,最终被诊断为灰指甲。 治疗灰指甲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等。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真菌药物和局部外用药。手术治疗适用于指甲严重受损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激光治疗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疗法,具有无创伤、恢复快等优点。 为了预防灰指甲,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保持指甲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真菌。其次,要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指甲刀等。此外,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免疫力。最后,一旦发现指甲异常,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医疗科普小站

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如何科学管理病情,过上健康生活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困扰着全球无数患者。虽然糖尿病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管理,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过上健康的生活。 张先生,一位糖尿病患者,曾一度对病情感到绝望。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他的血糖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张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糖尿病并非不可战胜。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 2. 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3.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4. 心理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 1.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的内分泌科复查,以便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关键在于患者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数字健康领航者

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梗死: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类人群往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同时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也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脑梗死对患者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脑梗死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偏瘫等。其次,脑梗死还可能引发癫痫、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为了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重视慢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 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脑梗死的诱发因素。 3. 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脑梗死的潜在风险。 5. 若出现脑梗死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家庭医疗小助手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治疗:饮食、运动与药物的综合应用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首先要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含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同时,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奶油等。相反,应适量增加高纤维和淀粉质食物的摄入,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此外,建议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其次,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全身性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在药物治疗方面,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或降糖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岛素,但适当使用胰岛素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天然的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例如,苦瓜中含有一种叫做苦瓜素的物质,具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总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生物医疗创新站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针灸助您轻松减肥,控制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减肥和改善代谢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灸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抑制食欲,从而控制饮食,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小王是一位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他在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后,最终选择了针灸减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体重逐渐下降,血糖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小王深有体会地说,针灸减肥虽然过程中会有一些不适,但总体来说效果是显著的。 然而,针灸减肥并非一劳永逸。在停止针灸治疗后,患者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反弹。这就要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从而巩固减肥效果。 除了针灸减肥外,二型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食疗: 1.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油炸食品等。 2.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糙米、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 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豆制品等。 4.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5. 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医疗星辰探秘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阴道瘙痒: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阴道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给女性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引起阴道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阴道炎、外阴白斑、糖尿病、寄生虫感染等。 李小姐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她发现自己的阴道瘙痒难忍,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在药店买了各种药物,却始终没有改善。后来,她决定去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李小姐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医生解释说,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诱因包括过度清洁、使用刺激性洗液、穿着紧身内衣等。 针对李小姐的病情,医生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首先,要求李小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其次,要求她穿着透气性好的内衣,避免穿着紧身衣物。最后,医生为她开具了抗真菌药物,让她按照医嘱用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小姐的阴道瘙痒症状明显改善。她感慨地说:“原来,阴道瘙痒并非小事,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妇科医生提醒,阴道瘙痒并非小事,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阴道瘙痒的发生。

中医养生之道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科学管理一型糖尿病,案例分析助力患者康复

糖尿病,作为影响全球众多人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种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多个器官和组织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尽管目前尚无根治一型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积极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减缓病情进展。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尽量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同时,可以适当搭配一些中药,如葛根、知母、石膏等,以辅助降低血糖。以下是一个糖尿病患者的真实案例,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科学地管理糖尿病。 李先生,45岁,患有糖尿病多年。在确诊初期,他一度对病情感到绝望。但在经过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后,他逐渐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他严格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比例。其次,他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此外,他还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了一些中药来辅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先生的血糖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选择了一家专业治疗糖尿病的医院,并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李先生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总之,尽管目前尚无彻底治愈一型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积极的血糖控制和专业的医疗干预,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AI医疗先锋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想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来治疗我的2型糖尿病。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5

医生建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请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4周后可以增加到0.5mg,最大剂量为1mg。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

查看详情

我想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降血糖药,尤其是二甲双胍类药物。平时有怕热的症状,想知道晚上睡觉前是否可以服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2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起始剂量为500mg,随晚餐服用,最大剂量为2000mg。需要整片吞服,不能咀嚼。每周可增加500mg的剂量,直至达到最大剂量。如血糖控制不佳,可改为每天2次,每次1000mg随餐服用。请注意监测血糖,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空腹或睡前服用,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

查看详情

我想了解消渴病的用药情况,特别是消渴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0

医生建议:对于消渴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消渴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休息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推荐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