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毅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严重损害心、脑、肾等全身多脏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 高血压的诊断

  • 在安静休息坐位时测量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一般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 和(或)舒张压均≥90mmHg 可诊断高血压。
  •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正常,也诊断为高血压。

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后面我会给大家写一篇文章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本文特指原发性高血压。

2.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1) 生活方式干预:

  • 减轻体重:将 BMI(即体重除于身高的平方)尽可能控制在<24kg/㎡;
  •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 6g 为宜;
  • 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 戒烟限酒;
  • 增加运动:每天适量的运动有利于稳定血压水平;
  •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 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

(2) 降压药物治疗对象:

  • 高血压 2 级或以上患者(即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mmHg);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
  • 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

(3) 血压控制的目标:

  •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应<140/90mmHg;
  • 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 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于 150mmHg 以下,如果能够耐受可降至 140mmHg 以下。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法根治,但可通过控制血压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尽早将血压降低到上述目标血压水平。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正确认识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原因由遗传因素渐渐转变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无法根治,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高血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什么叫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血压水平的分类 3.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 2.环境因素:①饮食:高盐、高蛋白、高脂及低钾饮食均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②精神应激: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③吸烟:吸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利人利己; 3.其他因素:①体重: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②药物:口服避孕药、麻黄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也可使血压升高;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呼噜,SAHS患者50%有高血压。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高血压发病相关因素,平时生活中注意去避免这些相关因素就能减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4.高血压的危害 心脏: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荷,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常可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脑: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形,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并发脑血栓形成。 肾脏: 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慢性肾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尤其在合并糖尿病时。 视网膜:血压急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和出血,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高血压严重损害心、脑、肾、眼、全身血管等多脏器,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5.高血压的症状 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导致诊断延迟,仅在测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的症状,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

刘毅

住院医师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4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严重损害心、脑、肾等全身多脏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 高血压的诊断 在安静休息坐位时测量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一般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 和(或)舒张压均≥90mmHg 可诊断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正常,也诊断为高血压。 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后面我会给大家写一篇文章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本文特指原发性高血压。 2.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1) 生活方式干预: 减轻体重:将 BMI(即体重除于身高的平方)尽可能控制在<24kg/㎡;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 6g 为宜; 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戒烟限酒; 增加运动:每天适量的运动有利于稳定血压水平;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 (2) 降压药物治疗对象: 高血压 2 级或以上患者(即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mmHg);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 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 (3) 血压控制的目标: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应<140/90mmHg; 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于 150mmHg 以下,如果能够耐受可降至 140mmHg 以下。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法根治,但可通过控制血压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尽早将血压降低到上述目标血压水平。

刘毅

住院医师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4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这样吃就对了

糖尿病综合管理包括五个要点: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血糖是通过嘴巴吃进去的,饮食是血糖的源头,所以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特别重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本文通过分享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来控制好血糖,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糖尿病患者。 1. 饮食恒定 饮食恒定包括饮食时间、饮食结构、饮食量的恒定。 (1 )饮食时间恒定:血糖是通过我们吃的食物进入到消化道再吸收进血液形成的,要想血糖恒定,第一就得固定好吃饭时间,每天每餐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进食,保证血糖摄入的时间恒定。如果你每天吃饭的时间都很随便,今天早上7点吃、明天早上9点吃,机体的血糖内分泌调节平衡就被破坏了,这样血糖肯定波动很大。 (2 )饮食结构恒定:饮食结构指食物的种类,即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结构比恒定。指南推荐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这个没有具体的值和量,每个人都不一样,需要长期根据自己的血糖监测来调整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后的。千万不能说我今天心情好,我高兴,我就多吃点肉,不吃蔬菜,严重破坏饮食结构将导致餐后血糖平衡破坏。 (3 )饮食量恒定:指我们每餐进食的量要恒定,这个也没有具体的值,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血糖基础值也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值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量。吃多了血糖就高了,这肯定不行,吃少了有可能低血糖,低血糖会出现冒冷汗、心跳加快、头晕眼花、甚至晕厥,更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身边要备糖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就是要特别注意运动量的不同,饮食量也要跟着调整,如果你今天散步、活动的时间和量较前明显增加了,那你还是吃之前一样的食物量,可想而知便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反之,如果今天一点运动都没有,那饮食量也要相应的减少。所以为了更好的调理每天每餐的饮食量,我们每天的运动时间、运动量也应该恒定。 2. 不吃易消化的食物 我们在医院健康栏经常看到这样的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禁食稀饭、汤面、油炸食物,以淡馒头、花卷为宜。为什么说不能吃这些食物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稀饭、汤面、油炸食物易消化、吸收快,糖尿病患者食用这些食物将迅速进入血糖高峰,不利于血糖控制。(易消化的食物还包括糊化食物,如米浆类、肠粉、烫皮等)。 3. 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根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建议糖尿病患者不宜吃以下食物:牛肉面、糯米粉、面条、小麦面包、、小麦片、米粥、油条、烙饼、土豆、红薯、酸奶、饼干、麝香瓜、菠萝、西瓜、蔗糖、蜂蜜、葡萄糖、麦芽糖、南瓜等。 4. 少食多餐、身边备糖 糖尿病患者应恒定饮食,少食多餐,如出现冒冷汗、乏力、心跳加快、头晕眼花等症状,应注意低血糖,及时进食含糖食物,监测血糖。 如果你真正通过了合理的饮食、运动控制,血糖仍不理想,那就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及时控制好血糖。

刘毅

住院医师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4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