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脾胃有“4怕”,劝你避而远之

脾胃有“4怕”,劝你避而远之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脾脏主要运化水湿,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湿气排出体外,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如果脾脏功能受损,人的消化能力受到影响,体内湿气也会加重,此时就需要好好调理身体,尽可能减少脾脏功能下降,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那么,如何来观察,自己是否脾虚呢?参考以下4种表现,若你全占,十有八九是脾虚了。

  
1、身体浮肿

 

脾虚,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降低,多于水分无法顺利排出体外,滞留在体内,此时人就容易有身体浮肿的表现。常见的比如眼睑浮肿下肢浮肿等。

 

2、大便不成形

 

脾虚发展至一定程度,影响人的消化能力,排便的时候,若发现自己大便黏腻、不成形,就可能是脾虚引起的。

  
3、疲乏无力

 

脾脏功能下降,身体运化能力减弱,人体运行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能及时供应,患者就会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的感觉。

 

4、头晕

 

生活中许多脾虚的人,都有头部眩晕的感觉。这是因为脾脏功能下降,自身体内水液的代谢变慢,人体局部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压迫,也会影响血液循环,此时患者就会有头晕症状。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脾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百病生,脾胃好,则百病消。

 

  
脾胃健康身体好,脾胃有“4怕”,劝你避而远之,养好脾胃少生病

 

1、怕思虑过度

 

有些人遇上难解决的问题后,总是茶不思、饭不香,思前想后,过度思虑,最后让自己陷入一个死循环,问题没解决,还伤了脾胃。过度思虑,容易导致气滞,影响脾胃运化,时间一长,伤害脾脏。

 

2、怕凉

 

脾主升、胃主降,两者协作共同完成食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如果经常贪吃一些生冷食物,不注意保暖,导致寒气入体,将直接伤及脾胃,损伤脾胃功能,同时也让寒气滞留体内,影响胃酸分泌,降低自身免疫力,诱发疾病。

  
3、怕久坐

 

久坐是多数现代人,一天中最常做的事。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休息娱乐,长时间的久坐都会损耗人的元气,不利于消化,影响血液循环,出现运化不畅问题,久而久之,导致脾虚,体内水湿慢慢堆积,令人发胖。

 

4、怕急

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生活、工作压力大,常常就会忽略对脾胃的养护。饮食不规律,吃饭狼吞虎咽,而且经常吃外卖、快餐,边走边吃,或者节食减肥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脾虚症状越来越重。

  
脾胃喜温性,生活中应多吃温补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等,它们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健脾益胃,加快体内毒素和垃圾的排出,进而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切记少吃生冷过激性食物,并保持平和心态,加强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脾胃自然正常运转。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摆脱闭经困扰?

闭经,对于许多女性来说,是一个困扰和焦虑的问题。中医认为,闭经的病因复杂,包括肾虚、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痰湿阻滞等。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治疗采取不同的方法。 肾虚型闭经,可表现为月经初潮来迟、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状。治疗上,采用补肾益气、养血调经的方法,如大补元煎加丹参、牛膝等。 脾虚型闭经,常见症状有月经停闭数月、肢倦神疲、食欲不振等。治疗上,以健脾益气、养血调经为主,如参苓白术散加当归、牛膝等。 血虚型闭经,主要症状为月经停闭数月、头晕目花、心悸怔忡等。治疗上,采用补血养血、活血调经的方法,如小营煎加鸡内金、鸡血藤等。 气滞血瘀型闭经,常见症状有小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治疗上,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如膈下逐瘀汤等。 寒凝血瘀型闭经,主要症状为月经停闭数月、小腹冷痛拒按、形寒肢冷等。治疗上,采用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方法,如温经汤等。 痰湿阻滞型闭经,常见症状有月经停闭数月、带下量多、形体肥胖等。治疗上,以豁痰除湿、活血通经为主,如丹溪治湿痰方等。

康复之路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脾胃病?

李振华教授,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脾胃病,尤其在脾胃学说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主张‘学在于勤,知在于行’,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五字真经’的治学之道,即勤、行、精、博、悟。 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李振华教授注重辨证论治,强调脾胃的相互关系,主张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原则。 他创立了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有效率达98.7%,治愈率达32%,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振华教授不仅医术高超,更注重医德,他平易近人,对待患者充满爱心,深受患者尊敬和爱戴。

老年健康守护者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推拿如何补脾经?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特别适用于6岁以下的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推拿脾经是小儿推拿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脾经推拿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小儿的手部脾经穴位,以达到调理脾胃、增强体质的效果。 推拿脾经的方法如下:首先,用左手握住患儿的手,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儿的拇指,使拇指微屈。然后,用右手拇指从拇指尖推向拇指根,这称为补脾经。接着,将患儿拇指伸直,从拇指根推向指尖,这称为清脾经。最后,来回推之,称为清补脾经。 小儿推拿脾经的频率一般建议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推拿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钟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小儿的手部皮肤。

健康百科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揿针治疗多久见效?

在男科诊疗中,揿针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重视。揿针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肾经、肝经、脾经等经络空虚的患者,治疗时间可能较长,因为补虚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治疗阴囊潮湿、汗出多等症状时,通过在蠡沟穴进行揿针治疗,患者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对于不育不孕的患者,揿针治疗不仅针对男性问题,也关注配偶的经络异常,通过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运动与健康

9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健康的根本,气血调和则身体健康,气血失调则百病丛生。中医内科通过调理气血、脏腑功能,运用中药、针灸等方法,对寒湿、脾虚等大内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外科则专注于治疗皮肤、疮疡、肿瘤等外部疾病。通过中药、针灸、按摩等综合治疗方法,调理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妇科针对女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等,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妇科疾病。 中医儿科则关注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运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中医针灸科以针灸治疗为主,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治疗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家庭医疗小助手

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治疗寒湿如何调理身体?

中医内科以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治疗疾病为主要任务,针对寒湿、脾虚等大内科疾病,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调理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外科治疗皮肤、疮疡、肿瘤等外部疾病,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同时注重内部环境的调理。 中医妇科专注于治疗女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等,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平衡阴阳,调理气血。 中医儿科针对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治疗。 中医针灸科以针灸为主要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治疗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病友互助家园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治疗如何选择中药?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针对焦虑的治疗,中医认为可以通过中药配合心理疏导进行综合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焦虑可能与肝郁、心火、脾虚等因素有关。治疗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中药治疗焦虑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患者需耐心服用。同时,心理疏导也是治疗焦虑的重要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培养业余爱好、听音乐、幻想、按摩等方式进行自我疏导和放松,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智慧医疗先锋者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衰弱治疗有何良方?

归脾丸,源自南宋严用和所著《济生方》中的归脾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名方之一。它由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临床研究发现,归脾丸对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神经衰弱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乏、情绪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归脾丸能够改善这些症状,适用于心脾两虚的神经衰弱患者。 除了治疗神经衰弱,归脾丸还可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心悸、失眠,以及脾虚血少的血证。此外,它还被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低血压等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病症。

癌症防治先锋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如何调理身体平衡,治疗寒湿、脾虚等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在治疗寒湿、脾虚等大内科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运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外科专注于治疗皮肤、疮疡、肿瘤等外部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段,中医外科医生不仅关注外部症状,同时也注重调理人体内部环境,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医妇科针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等疾病,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帮助女性解决各种妇科问题。 中医儿科针对儿童常见的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中医针灸科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治疗各种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医疗星辰探秘

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月经过少如何调理?

月经过少,中医认为多因脾虚、肾虚、痰湿、血瘀、气滞等因素导致。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陈莹教授在治疗月经过少时,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补虚泻实,并根据月经周期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经前期,她侧重祛邪,经后期则注重补虚。 在药物选择上,陈莹教授常用白术、甘草、川芎、茯苓等药材,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补气、祛湿、理气等功效。同时,她还注重药物的药性、归经以及药味,以温性、平性为主,甘味、苦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肾经为主。 对于月经过少的患者,陈莹教授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健康管理专家

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近期出现大便增多的情况,且没有腹胀等症状,初步怀疑为脾虚运化不好所致。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0

医生建议:脾虚:建议服用参苓白术散配合马来酸曲美布丁。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药师指导使用(处方药遵医嘱使用)、若无效或病情加重,及时就诊。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脾虚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祝您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患者43岁,胃反酸,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后有所缓解,但仍有胃酸感。中医认为与脾虚有关。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2

医生建议:疾病判断:胃反酸,脾虚。 用药建议:可以同时服用香砂六君丸和保和丸。 治疗建议: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不可长期使用,建议用一个月观察效果。 生活建议: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感谢您的配合,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患者舌苔发白,唇淡,腹部肥胖,中医认为脾的运化功能较差,胃火旺盛,同时伴有食欲亢进的症状。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脾虚:建议服用参苓白术散,每次1/2包,一日2-3次,具体用量请遵医嘱。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湿重:可配合龙胆泻肝丸,每次8丸,一日2次,一个疗程为1个月。此外,平时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推荐医生
张辉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南省中医院
肾虚症(317例) 脾虚(257例)
专业擅长:男性早泄、阳痿、勃起不坚、勃起困难、不育、不孕、前列腺炎、性功能障、勃起不坚射精过快等情况及中医辨证,口臭、舌苔白厚、有齿痕、大便不成型、大便黏、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湿热体质,怕热,多汗,盗汗,阴囊潮湿等症状的中医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1305
董齐齐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邯郸市中医院
脾虚(1110例) 肾虚症(651例)
专业擅长:中医治疗口臭,消化不良,肾虚、阳痿早泄、脾虚、失眠、头痛、耳鸣、肠胃炎、肥胖、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早泄等中医内科、中医男科疾病。 口臭、舌苔白厚、有齿痕、中医减肥、大便不成型、大便黏、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 感冒、鼻炎、咽喉痛,咳嗽。胃肠系统:胃炎、胃溃疡、便秘、口臭、肠炎(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痛,泄泻。
好评率:99% 接诊量:57927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北燕达医院
肝病(366例) 脾虚(332例)
专业擅长: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各种口臭、胃肠镜报告解读、前列腺炎、烦躁多梦、心悸、便秘、腹泻、腹胀、乏力困倦、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咳嗽、头痛、耳鸣、盗汗、阴虚火旺、自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气血亏虚、肥胖、食欲不振、肠易激综合征、虚劳、性功能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88308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