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症状有哪些

室性早搏是目前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他是由于一些外因或者内因导致人体的心脏不规则跳动所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外因和内因可能包括心脏方面的疾病、或者说是一些离子紊乱、或者一些心脏外的一些疾病,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仅仅只是休息不好、劳累、压力增大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室性早搏的出现,对于室性早搏的症状,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心慌、心悸,大部分的病人可能会感觉心跳突然停了一下,或者会感觉心脏扑腾一下,很快就过去了,这种症状有可能是一天出现一次,也有可能会经常反复的出现,所以说对于室性早搏的这样一个症状的判断的,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金梁·主任医师
李金梁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638|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50
问医生
#常见症状#心血管内科#室性早搏
阅读数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病因多样,可由器质性心脏病等激发常见症状为心悸、心绞痛、头晕需要对症或者对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简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类型,是指希氏束(心脏的搏动信号传导系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心跳电信号,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室性早搏可由同因素激发,器质性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因素等都可能激发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在正常心跳之前,为起源于心室(心脏的下腔室)的异常电激活引起的额外心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能感觉到心跳)、心绞痛、头晕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病因采取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症状表现:室性早搏常见的临常表现为心悸(能感觉到心跳)、心绞痛、头晕等。诊断依据:依据心电图检查可见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常超过0.12秒、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即可确诊。室性早搏有哪些类型?室性早搏根据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和频发性室性早搏1.偶发性室性早搏:偶发性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出现6次以下的室性早搏。2.频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出现6次以上的室性早搏[2]。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室性早搏几乎人人有过[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部分器质性心脏病、明显症状的室性早搏患者,需治疗也可痊愈。有症状者通常需要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金梁·主任医师修成涛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