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之色变的梅毒对孕妇和孩子的影响
梅毒作为经典的性病之一,在古代就有“花柳病”、“杨梅疮”“霉疮”之称,以前在大街的电线杆上,经常可以看到贴的关于梅毒的小广告,令人谈梅色变,那么我们来聊聊梅毒到底有多毒?谈之色变的梅毒对孕妇和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得了梅毒有哪些症状呢?约三分之二的梅毒患者是没有全身症状的,大部分梅毒患者的外观跟健康人几乎没有区别,我们称之为隐性梅毒,流行病学显示,约75%的梅毒患者为隐性梅毒,同时也是人群中最为重要的传染源。早期梅毒的一期梅毒患者主要表现在躯干、四肢或者生殖器官或者性接触部位出现斑疹、斑丘疹、丘疹样或者溃疡状、不痛不痒的皮疹,经过一段时间,即使没有经过治疗也可能自然治愈。但是即使没有皮肤的表现或者皮肤表现自愈了,这种假象的背后是:梅毒螺旋体正在悄无声息的侵蚀患者的脑部神经系统、心脏、骨骼等组织器官。梅毒侵犯了大脑,可以引起患者的精神错乱、失明、失聪、痴呆等一些神经系统表现;还会表现为梅毒性脱发、口腔溃疡、骨关节等损害。
其次从检验报告上怎么判断是不是得了梅毒呢?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中早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处渗出物可查到活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需要检查两个抗体:一个叫梅毒的特异性抗体,通常用TPPA来表示(另外一个检查项目是TPHA,和TPPA的意义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梅毒的非特异性抗体,通常用RPR表示(有的医院可能用TRUST检查法,和RPR的意义是一样的)。那么血液里面查到TPPA或者RPR的抗体就是得了梅毒吗?这个不一定。只要得过梅毒,TPPA就是阳性的,但不能说明现在正在得梅毒。而RPR如果是阳性的,通常表示现在很可能有梅毒的感染。另外,除了看抗体是否阳性,还要看抗体滴度的高低。TPPA和RPR两个梅毒抗体都有滴度,但TPPA的滴度没有什么意义。根据RPR的滴度才能够判断梅毒的严重程度,RPR滴度越高病情越严重,滴度越低病情越轻;通过RPR滴度的变化还能判断疗效和疾病的转危情况,也就是在经过正规的治疗后,梅毒有没有好转,好转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根据RPR的滴度来评估。RPR的滴度是以1:1、1:2、1:4、1:8、1:16……来表示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查RPR滴度的时候,首先用没有经过任何稀释、原倍的血清来做,如果结果是阳性,就用1:1来表示。接下来会把血清稀释一倍,也就是用原来1/2的浓度再进行检测,如果是阳性,就用1:2表示;如果1:2还是阳性,就再稀释一倍,变成1:4;依此类推。稀释的倍数越多,RPR滴度就越高,说明稀释了很多倍以后还能检测出阳性,所以可以用RPR的滴度来表示梅毒的严重程度。
那么,一旦孕妇确诊了梅毒,胎儿就不能留了吗?如果继续怀孕,梅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什么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存在血液里面,而怀孕期间,母体和胎儿的血是相通的,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先天性梅毒,所以一旦发现了妊娠梅毒,必须及时正规治疗,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出现死胎、流产、早产,另外,宫内感染梅毒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有的孩子出生就会有肝功能异常。
还有人问:什么是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怀孕期间母亲将梅毒感染给了胎儿;第二种,在分娩的时候被感染的。如果怀孕的时候确诊了梅毒,母亲的梅毒滴度比较高,传染性比较强,又没有经过阻断治疗,那么生出来的孩子肯定是先天性梅毒儿。但是如果经过了正规治疗,阻断了母子传播途径,孩子就不会得先天性梅毒,而会从母体获得更多的梅毒抗体,所以出生的孩子TPPA阳性。怀孕期间查出来梅毒,对孕妇的健康有什么影响?梅毒的症状会不会加重?还能不能自然顺产或者母乳喂养?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对于梅毒,无论是一期的硬下疳、二期的梅毒疹、还是三期的梅毒多器官系统表现,孕妇和非孕妇都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临床中,也没有发现孕妇的症状会比非孕妇的严重。另外,只要在怀孕期间,经过正规治疗,梅毒螺旋体滴度的指标逐渐下降,达到了比较稳定的低水平,就可以正常分娩,选择自然顺产或者剖宫产都可以。产后能否哺乳,也需要根据RPR滴度以及治疗的情况来考虑,如果经过正规治疗,目前的梅毒滴度很低,母乳喂养也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