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人们对痔疮的误解

 
那些年,人们对痔疮的误解
 
 
 
    
痔疮,对于广大人群来说真是个熟悉又陌生的疾病。
说熟悉是因为此病的发病率实在是高,诸如“我痔疮又犯了”之类的抱怨可能经常从身边同事朋友们的口中说出来。但所谓陌生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于痔疾的认识并不到位,大家都知道 血压高了要降血压、血糖高了要降血糖,但是对于痔疮却听之任之。很多不幸“得痔”的人,都觉得这是个无足轻重的小毛病,不仅不注意护理,更有甚者迷信“民间偏方”,直到病情拖无可拖,疼痛难忍才来就诊,不仅增加了医生处理的难度,更是加重了患者恢复的痛苦。
    由于痔疮的病位特殊,很多患者将其当成“难言之隐”,选择在网上求医问药,那么如何辨别网络问答的可靠性呢?对于痔疾有哪些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却不对的误解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各位“辟个谣”。
 
 
本篇共计10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1
误解一:排便疼痛,就是痔疮
得了痔疮最明显的表现是大便带血和痔核脱出,而且这种大便带血通常是无痛性的、间歇性的。经常在排便时或便后感到肛门口疼痛,首先应该怀疑是不是肛裂了。如果偶尔出现便时肛门疼痛,也有可能与进食辛辣或大便干结有关。
 
2
误解二:便血/脱出,就是痔疮
前面提到,便血与脱出是痔最典型的表现,但是临床上还有许多肛肠疾病都可出现肛门肿物脱出或便血,如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息肉、肛裂、直肠癌直肠溃疡等。尤其是便血颜色发暗、伴有粘液脓血时,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3
误解三:十人九痔,无需处理
原则上来讲,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而对于有症状的痔疮拖延不治,只能加重痛苦和病情。对于有“痔”之士,最理想的状态是在疾病表现出症状的早期即做出相应的处理,如:了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联系提肛运动等。早期的痔可以因为护理得当而症状消失。千万不要听之任之,把本可以扼杀在摇篮中的小痔疮养成“陈年老痔”再处理。
 
 
 
4
误解四:手术去痔,都会复发
痔疮手术有一定的复发几率,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复发率是可控的,因此对于痔术后患者来说,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在过去手术的恢复期后,需要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防止久坐久站久蹲等导致肛门部血液循环不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等。
 
    
 
Tips 痔病预防大法:
饮食清淡,多吃蔬果
向本文作者提问
欧阳少勇·主治医师
欧阳少勇主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肛肠科
好评99%|接诊量148|响应时长260分钟
擅长: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等肛周常见疾病及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等各类急腹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熟悉超声介入治疗技术。
¥18
问医生
#概述#其他科#痔疮#便血病#痔疮
阅读数 2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大便出血、疼痛、脱垂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是常见肛肠疾病,可通过药物和手术方式治疗简介痔疮是肛门部位最常见疾病,是因肛管和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积肿大,以出血、疼痛、脱垂等为主要表现的肛肠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同,将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排便出血(大便时出血或擦拭时手纸上带血)、疼痛、脱垂(肛门有突起的包块)等。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症状,结合肛门视诊(可见肛周或肛门处有葡萄状暗紫色包块)、肛周触诊、肛门指检及肛门镜检查即可诊断。痔疮有哪些类型?内痔,内痔分为4度。Ⅰ度:大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缩。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外痔混合痔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成年人患病率高达70%。是否可以治愈?痔疮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欧阳少勇·主治医师李胜龙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