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患了呼吸道感染该怎么办?(上)
呼吸道感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各类人群都可能会患病,而且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各类人群的用药除了剂量上有所不同,其余的都大同小异,但是,孕妇的用药因要考虑的对胎儿的影响,选择药物也有所局限。
孕期一般为九个月(280日,即约40周),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孕妇怀孕期间,因一个不小心劳累或受凉等开始出现发热、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肺炎。通常 我们 可以把他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 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我们通常称为感冒,刚开始时通常是由病毒引起,有人体自限性,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规律休息、多喝水、服用一些对症支持的药物,一般一周左右可以缓解。下呼吸道感染我们通常称为肺炎,通常有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 因为在国内胸片、胸部ct是禁用于孕妇的,所以对医生诊断孕妇的肺炎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结合孕妇的症状及仔细的体格检查相结合(详情请看下篇)。
因为妊娠早期是胎儿器官、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发生严重的畸形。中晚期妊娠用药安全增加,但胎儿的神经发育贯穿整个妊娠阶段,需谨慎使用,如乙醇。所以 妊娠期感冒时,应及时携带前期孕检单就医,就医前不可因行走不便擅自用药。
首先我们了解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发热:主要用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该药物虽然可通过胎盘,但是相对安全,可用于妊娠的整个过程。妊娠前三个月可选用。布洛芬安全性则相对差一点,如没有对乙酰氨基酚时权衡利弊后可用布洛芬代替。
咳嗽、咳痰:该类药物大部分对妊娠前三个月影响较大,安全系数等级相对较低,需禁用。三个月后,可适当选用右美沙芬、可待因、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溴己新等。
鼻塞、流涕: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都相对安全,可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等症状。
对于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物,因很多临床实验证据不足,需根据说明书谨慎选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