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阳气为生命之本,养护阳气为养生的重要法宝。那么阳气应该如何养护呢?大家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而过于生冷、辛辣之品,最易伤及阳气,寒凉凝滞,阻遏阳气运行,辛辣虽属热,看似助阳气补充,但其性剽悍,配合油腻,易生湿热,反而导致“壮火食气”,尤其是酒,白酒生湿热,啤酒生寒湿,辣椒虽可温中,但其性味辛热峻猛,多食反耗伤脾胃之气,亦当忌食。
还有一些食物虽不至于生冷,但其性偏凉,不宜多食,例如绿豆性味甘寒,可以清热解毒,夏季酷热难耐时常熬绿豆汤饮用,但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则不易耐受其寒凉之性。水果当中香蕉也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这也意味着其偏凉之性,味道虽甜美,不宜贪多。蔬菜之中黄瓜营养丰富,可生吃、凉拌、热炒,为大众所喜爱,但宜热炒缓其甘寒之性。所以饮食得当则养,过度则伤,还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刺激。
2.2药补篇
温补阳气的中药多种多样,药食同源的生姜、花椒自然是家中常备,再如肉桂,也常作为调料,肉桂有温补元阳、引火归原之功,为方中常用之药。温阳有大热峻补之剂,如附子,可以回阳救逆,稍缓一些的比如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还有家喻户晓大补元气的人参、鹿茸,若补之过猛,反生内热。也有柔和缓补之品,如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砂仁、补骨脂等,巴戟天在《本草经疏》有云:“主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者,是脾、肾二经得所养,而诸虚自愈矣。”可扶正以祛邪。而肉苁蓉可温阳通便,补骨脂可温肾止泻,同样是温补阳气,仍需根据自身特点选用。
3.运动适量
早晨迎着朝阳运动运动,有助体内阳气升发,运行调畅,让自己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一天的工作,但是运动不宜太剧烈,当视自身情况而定,大汗淋漓反使阳气随汗而出,结果以疲惫的状态迎接一天的工作。傍晚夕阳西下,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此时体内阳气也是处于内收潜降过程中,晚上则不宜在剧烈活动再使阳气升浮,防止夜间阳难入阴,困意难生,出现失眠。有很多人觉得晚上才有时间锻炼,出去跑步、跳广场舞,若累得大汗淋漓,不仅会气随汗出,风寒湿邪恰逢盛时,由已开之汗孔而入,与人体阳气又是一场大战。
与运动太过相反,也存在运动太少的情况,有的人除去学习、工作时间,就宅在家里或宿舍之中,不愿出门沐浴阳光,也有的老年人因行动不便,不愿外出。其实外出晒晒太阳也是补充阳气的一种方式。即使不愿运动,或不便运动,每天晒一晒太阳,也能以太阳温热之光调动自身阳气,温散体内之寒邪,也是养阳之法。
4.按时睡眠
睡眠可以更好地引阳入阴,而引阳入阴有特定的时辰,子时、午时分别为阳气最弱和最盛的时候,是两次阴阳交会的时候,子时为合阴,午时为合阳,子时阳气开始生发,午时阳气开始内敛,这时睡眠休息可以引阳入阴,令阴阳正常交会,从而阳气能够更好地充养、运行,因此讲究子午觉,子时为阴阳之大会,故需在子时之前入眠,且睡眠时间长,而午时小憩即可。如果错过了时间,往往晚上难以入眠,下午精神不振。即使弥补了足够的睡眠时间,恐怕也眠不解乏,所以要注意按时睡眠,不能光注重睡眠时间的长度和质量。
5.多晒太阳,少喝冷饮,少吃冰箱里的水果、食品。
以上5条,望细心揣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时时刻刻以养护阳气为主旨,方可阳气不虚,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