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怎么来的? 抗风湿药物应监测哪些指标?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关于风湿病的两个问题:风湿病是怎么来的?常用抗风湿药物应监测哪些指标 ?
1
什么是风湿病?
冷风吹关节痛=风湿病?
生小孩后全身痛=风湿病?
洗碗后关节痛=风湿病?
……
一、风湿病概念的起源
“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利屈伸”,中医典籍《金匮要略》这样形容风湿病。
然而,通常所讲的“rheuma(风湿)”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在“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已有此词。“rheuma”原有流动含义,被认为来自黏液,泛指部位不定的疼痛。到了 Sydenham 时代(1642 —— 1689 年),这个词的含义仍比较局限,主要指关节和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西医传入中国后,从症状相似的角度,“rheumatism”一词被译为“风湿病”。
由此可见,中医或者人们嘴上通常讲的风湿概念,不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和现代医学的风湿概念不相同。
二、到底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通常认为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危险因素(接触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等)下,出现机体异常免疫,导致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仅表现为关节疼痛,还可有内脏损害。
图片
风湿病包括 200 余种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各种类型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硬化症,特发性炎性肌病,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血管炎综合征,骨关节炎,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等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三、为什么会出现误解?
吹吹冷风导致关节痛往往是由于关节微循环障碍引起微循环障碍,痛觉敏感,关节僵硬,查炎症指标甚至关节 MRI 往往不能发现异常。所以,关节疼痛不能简单等于风湿病。
图片
湿气重的环境容易致病,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生活条件比较差,体质差,加之潮湿环境下容易滋生病菌,感染后则容易诱发风湿病发生。
2
常用抗风湿药物应监测的指标
常用抗风湿药物应监测的指标有哪些呢?
常用抗风湿药物应监测的指标如下:
- 药物
- 主要监测指标
- 羟氯喹
- 高危患者每 12 个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和视野等)及心电图检查;无高危因素患者每 2 年进行眼科检查
- 柳氮磺吡啶
- 开始 3 个月每 2~4 周查 1 次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以后每 1~3 月查 1 次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 青霉胺
- 开始应用或改变剂量时每 2~4 周查 1 次血、尿常规,以后每 1~3 个月查 1 次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 金制剂(瑞得)
- 每 2~4 周查 1 次血、尿常规,每 3 个月查肝、肾功能
- 甲氨蝶呤
- 开始 3 个月每 2~4 周查 1 次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以后每 1~3 个月复查 1 次
- 硫唑嘌呤
- 开始每 2~4 周查 1 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以后每 1~3 个月复查 1 次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 环磷酰胺
- 开始每 2 周查 1 次血、尿常规, 以后每月查 1 次,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 苯丁酸氮芥
- 开始每月查 1 次血、尿常规, 以后每 3 个月查 1 次,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 环孢霉素
- 来氟米特
- 生物制剂
每周查 1 次血、尿常规、血肌酐和血压,在维持剂量时每 2~4 周查 1 次;每个月检查 1 次肝、肾功能
开始 3 个月每 2~4 周查 1 次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以后每 1~3 个月复查 1 次
用之前常规检测血、尿常规、PPD、胸片,乙肝五项,肝功能,必要时乙肝病毒 DNA 或者丙肝病毒 RNA,之后每 1-3 月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