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婴童的认识
小儿初生,如草之芽,脏腑娇嫩,虽成而未全。
如明代鲁伯嗣的《婴童百问》引巢氏云:小儿始生,肌肤未实,不可暖衣,暖甚则令筋骨缓弱,宜频见风日。若不见风日,则肌肤脆软,易得损伤。当以故絮着衣,勿加新棉,天气和暖之时,抱出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可耐风寒,不致疾病;若藏于帷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又当薄衣,但令背暖,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不可以春夏卒减其衣,否则令中风寒,所以从秋习之者,以渐稍寒,如此则必耐寒,冬月但着两薄襦,一复裳,可耐寒,若不忍见其寒,当略加耳,若爱而暖之,适所以害之也。又当消息,无令出汗,如汗出则表虚,风邪易入也。昼夜寤寐,常当慎之。其乳哺之法,亦当有节,不可过饱;或宿滞不化,当用消乳丸化积温脾等剂治之。陈氏所谓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澡洗,及要背暖肚暖足暖,要头凉心胸凉,亦至论也。
小儿的护理,责之于父母,如今处于信息时代,养儿育儿观点“百花齐放”,易误导世人。
我的观点是平日注重找个好医生给孩子治好病,不如找个医生让孩子少生病!培养家长和孩子的健康素养,增强健康的意识。
我一再认为,我们能够带给孩子两个方面可以使其受益终身:一个是好身体,另一个就是好习惯!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杨亚伟主治医师
金水九润堂中西医结合诊所中西医结合科
好评100%|接诊量3662|响应时长7分钟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小儿腹泻,便秘,小儿体质调理,遗尿,小儿多动症,小儿肥胖症,生长发育迟缓;妇科:月经不调(经期延长、月经量多、崩漏、养血调经),痛经(经前综合征、体寒、血虚、温经散寒),乳腺疾病;皮肤五官: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疥疮、坐板疮、疔疮,聚合性痤疮),荨麻疹(急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男科,中医养生,健康管理,亚健康中医调理,用药咨询指导,中医体质辩识,舌诊。
¥19起
问医生
#婴儿#儿科#中医治疗
阅读数 2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