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消化疾病的关系。

1.什么是焦虑疑病症: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表现,一般是担心或自认为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往往会反复强调躯体症状,而且症状非常明显,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没有问题,医生也告知没有问题,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本病多在50岁以前发病,为慢性波动病程,男女均可发生。 
 
2.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得焦虑疑病症?
1)人格基础:此类人一般会伴有孤僻、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自我中心、自恋、兴趣狭窄、胆怯、脆弱等。 
2)社会环境因素:得知自己亲属或朋友死于某种严重疾病,就会怀疑自己也患有该种疾病。见到别人得肝癌,就会觉得肝区不适。总体来说就是非常容易对号入座,哪怕自己完全没有症状,但是反复关注,最终真的出现了症状。
3)躯体因素: 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现一些躯体感觉上的变化和自主神经不稳定的症状,如心悸、潮热、生殖器官的发育或萎缩等,对这类生理现象的不合理认知会促成疑病观念的产生。 4)心理因素 :有人认为此病起因于知觉和认知异常。患者的认知系统会对一些躯体感觉和变化做出不恰当的解释,导致疑病观念。 
 
3.为什么焦虑胃肠道疾病的最顽固?
1)焦虑疑病症的人肯定不是仅仅焦虑一个器官,同时几个,甚至有人是全身各个器官都怀疑个遍,检查排除一个好一个,为什么最后就剩下胃肠道了,因为检查胃镜肠镜被老百姓形容得很可怕,而且自己又觉得有创伤,更多是觉得不干净怕得传染病,其实这些都不存在的。
2)其实这类人是很渴望检查的,只是不敢面对结果,尤其很多人还要取活检,等待病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来网上来咨询猜良性恶性。并不像 彩超那么快更容易接受。 
3)其实很奇怪,很多人做完胃镜肠镜后,症状立马好了,因为心中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但是还有很多做完不相信结果,仍然反复发作症状,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心理治疗。还有很多人每次做胃镜都是糜烂,那一定要结合焦虑来看,情绪刺激导致。
4)所以虽然疑病症是个坑,但是总会有上岸的一天,不要强烈拒绝心理疏导或者治疗,良药虽苦,但是衡量利弊,总会好的!
向本文作者提问
陈元鹏·住院医师
陈元鹏住院医师可处方
漳州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98%|接诊量193|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擅长大便不成形、便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成人及小儿急性胃肠炎 急性腹泻病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胃癌、结肠癌、消化内镜等,耐心为您介绍以及诊治消化内科疾病。另外还为您详细讲解胃肠镜报告以及病理报告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治。
¥10
问医生
#普通内科#全身症状#心血管内科#疑病(症)[臆想症]#疑病症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