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上的自主和自私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胡天黑地无所谓,一旦有了下一代,就开始在乎起来。这是没有错的,我们做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孩子的健康保护伞,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先不要怀孩子生孩子。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很无奈的,虽然心里清楚,可是鉴于人情世故、各家的具体情况,经常有那种让你无法坚持的场合。有些情况,可以沉默是金,大不了借机离开就是了。而有些情况,是没有退路的,比如老人带孩子,种种不科学或愚昧的举措,比如医生滥用药物、滥用诊断,这些情况如果退让的话,就有可能养成习惯,心说算了忍了吧,渐渐地变成原则性不强或者无原则了。
在健康领域,自己的健康也好,孩子的健康也罢,不是买东西,买这种或者买那种不存在原则性,而是对则加勉错则伤身,因此错不得。在健康上必须有自己的底线,并牢牢地坚守。
不少人订阅、听课、关注健康科普好,忙得不亦乐乎,道理也明白得一套一套的,但做不到坚持,这些功夫就等于白费了,这些道理也等于白学了。
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健康,要划一条线,一步不能退,就当后面是悬崖,倒退一步就没命了,这种情形能退吗?
人际关系这东西,你弱就是不断退让,你强就是不断前进,这就是常说的“我和我的孩子的健康我做主”,这才是学习科普的主要目的之一。
有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这是40年前的书,内容有不少站不住脚了,但题目无懈可击。
无私的奉献什么的是有前提的,我们常说医生的奉献精神,其实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并不是官方宣传的那种既然假又让人作呕的东西。什么输着液也要坚持给病人看病,你说你自己都不知道感冒用不着输液,这号医生还好意思给人看病?再者说你得的是传染病,不自我隔离,还可劲地传染别人,二把刀医术加上一嘴两手的病毒,接诊个慢性病患者,人家被感染后没准过去了。
人做事都是有所求的,别信那什么七老八十的老中医这样那样的,骗子上了岁数还是骗子。科普圈其实也一样,有那七老八十的大V常挂在嘴边我义务科普呀,义务什么呀?还不是为了推销她的书,就那书,看了十页以上就是浪费生命。科普没有无私的,为了名为了利明说的你们可以粉,遇上个张嘴闭嘴不为名利的肯定是另有所图。
我就不是无私的,做科普给了我名也给了我利,我承受得坦坦然然的,最烦那种一肚子名利却羞羞答答装得两袖清风的臭知识分子做派,不就是多了个人工处女膜吗。
更主要的,我做科普首先为了我自己和我的亲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像某些科普人专做热点科普,今天这里发生什么事,他们要发表一下看法,明天那里有个观点,他们要予以反驳,这种串场式的功利性的快餐式科普你们在虎老师这里看不到,我是把我学习到的新的科学知识过了一遍脑子后再传递给大家,我是把我的思考我的视野分享给大家,我的愿意是在这里聚集一群愿意敞开大脑的人,天长日久后能够产生思维上的共振。
生命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对待我们的健康必须自私,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健康作为任何事情的筹码。孩子是我们的生命的延续,所以为我们的孩子必须自私。文宣说的那种关键时刻放弃自己的孩子去救别人的英雄事迹,如果真有这种人的话,他们连做人的资格都不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这套迂腐可以休矣,只有老吾老、幼吾幼,我更赞同王朔在某篇小说里写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冒出一句:真想为了她跟谁拼了。
为了自己孩子健康地发育成人,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如果你有中国式的老人和亲友,是需要随时随地准备拼命的。
小时候说到打架,有这么一种说法,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大家常诉苦,保护孩子、孩子的健康自己做主有多么难。确实难,但并非难到不可能。只要你在自己和孩子的健康上有敢于拼命的自私,就没有什么人能够难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