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原因
肛门疼痛主要是指肛门内以及肛门直肠周围疼痛为主的一种症状,为多种肛门直肠疾病所共有。如肛裂、肛窦炎、血栓性外痔、肛旁脓肿、内痔嵌顿、外痔水肿、肛管直肠癌以及肛门异物损伤、肛门直肠手术后等。而其疼痛的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各有所异。
(1)肛裂
引起的疼痛,呈周期性,多发于大便时或大便后,主要由粪便刺激,溃疡裂口扩张所致。其疼痛为阵发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可持续数分钟;待粪便通过后,疼痛减轻。另外,由于排便的刺激,内括约肌可呈持续性痉挛,引起溃疡裂口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往往可持续数小时之久,患者坐卧不安,十分痛苦;严重者可疼痛24小时以上。除了疼痛,肛裂者常伴有出血、便秘等症状。
(2)肛窦炎
一般为肛门部微痛、坠胀,排便时因粪便压迫发炎的肛窦而致肛门部灼痛,若括约肌因受刺激而挛缩,疼痛则加剧,并向臀部及股后部放射。常伴有少量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外溢、气味臭,日久可致肛周潮湿、瘙痒等不适。
(3)血栓性外痔
轻者有异物感,大多伴有胀痛。由于肛周静脉血管破损,血块凝结而成血栓,在肛门外皮下出现青紫圆形硬结节,一般在截石位3点、9点处。
(4)肛旁脓肿
以胀痛为主,酿脓时疼痛呈鸡啄样。由于肛旁脓肿的发生部位、脓肿大小、致病菌和患者机体抵抗力等种种因素不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也各有异。常见的有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直肠后脓肿,以及结核性脓肿等。这些脓肿除主要症状有所不同外,一般均半有发热、寒战、便秘、排尿不畅等。与其他部位不同的是约90%以上的肛旁脓肿可形成肛瘘,病程较长。
(5)内痔嵌顿
以胀痛、灼痛为主,多由于痔静脉曲张、血络破损、血栓形成,造成组织循环受限而脱出肛门外,无法回纳,好发于Ⅱ、Ⅲ期内痔。故需尽早回纳或手术治疗,否则表面粘膜极易出血、破损,甚至并发感染。
(6)外痔水肿
以坠胀、灼痛为主,表现为肛门边缘局限性肿块,质硬、光滑、晶亮、触痛明显。多由于劳累,大便时努挣或手术刺激等造成。
(7)直肠癌
早期无疼痛,以后由于肿块增大破溃,可出现肛门部坠胀、隐痛,常见有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腹胀、腹痛、消瘦等症状。患者若有上述症状,要及时请专科医生诊断、治疗。
(8)肛门异物损伤
多为外伤异物残留或饮食不当,鱼刺、骨片嵌插肛管直肠所致,故需请医生仔细检查,取出异物,疼痛即能缓解。若滞留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感染。
(9)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
以上(1)、(2)、(5)、(6)多为排便时疼痛;(3)、(4)、(7)、(8)多为持续性疼痛;(9)为间隙性疼痛。肛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故要明确诊断,寻找致病原因,审因施治。否则非但不能解除痛苦,还将延误治疗。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幸住院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肛肠科
好评100%|接诊量460|响应时长8分钟
擅长:1.尤其擅长便血、痔疮脱出、肛门疼痛、肛周肿痛、顽固性便秘的治疗。 2.结直肠良恶性病变。如结肠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和肝肺转移瘤的综合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等。 3.肛门普通病及盆底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藏毛窦,坏死性筋膜炎,骨盆松弛,盆底肌痉挛等。 4.各种原因导致的低位肠梗阻。 5.便秘的综合化治疗。如出口梗阻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混合型便秘等。 6.普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阑尾炎,腹腔淋巴结炎,盆腔肿瘤等。
¥16起
问医生
#概述#其他科#肛裂#肛窦炎#血栓性外痔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在肛窦的急慢性炎症,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坠胀、瘙痒、排便尽早期诊治有助于预防其他肛肠疾病简介肛窦炎,即发生在肛窦、肛瓣(均是肛门内的正常生理结构)的急慢性炎症,是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肛窦炎的发生,主要与肛窦的解剖学特点(形似开口向上的袋子,易积存粪便等脏东西)和细菌感染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坠胀、瘙痒、排便尽等,但早期症状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从而引发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炎等。因此,早期诊治有助于预防其他肛肠疾病。目前临床上初期以药物治疗为主,若病情迁延愈,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大多较好,但若注意肛周卫生,容易复发[1]。症状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坠胀、瘙痒、排便尽等。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并结合体格检查(肛门视诊和指诊)、肛门镜检查或探针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肛窦炎有哪些类型?根据病程发展,肛窦炎可分为:急性期肛窦炎慢性期肛窦炎[2]。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近年来,肛窦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任何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患者可以得到治愈,且预后大多较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