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黄:去疫毒,上行头部通头部的血瘀,通脉破血结痰郁。荆芥防风,香薷可一定程度代替。
- 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 细辛: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 川芎:去风寒邪头痛,寒痹筋挛缓急,活血。
- 荆芥:通宣,发汗。
桂枝:
轻宣,温通。 去风邪。 治疗瘀滞的结气,喉痹、关节等。 提高代谢水平,让阳气从里达表。偏卫气津液。
葱白:沟通表里的真阳,出现真假寒热等急症可用。
香薷:麻黄替代,性温和。
苍耳子、辛夷:芳香通鼻。
蝉蜕:小儿惊痫,皮肤瘙痒,癌肿。
蕲蛇、乌梢蛇:癌肿。
芍药:小大黄,去热除淤止痛,还利尿,去水饮。偏营血。可赤白芍各半。
石膏:镇热寒通。
葛根:津亏痹症,起阴气,舒缓肌肉血管。
大黄:去邪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安神除烦。
芒硝:通闭,收阴窍分泌物。
竹沥:主风痉面瘫,清热化痰,涤荡痰凝。
赤小豆:排痈肿脓血。
竹茹:清热,治呕哕,除烦。
连翘:主寒热鼠漏皮肤病,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茵陈:解表,除寒热风湿互结之黄疸。
野菊花: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清上焦郁热,止眩晕。
漏芦: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下乳汁。
桑叶:轻宣清热
桑白皮:修复皮肤破损
夏枯草:痈肿结节。
栀子:头面部热性疮痒,除烦。
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疥瘙疽痔。
白薇:身热肢满,五心烦热。
决明子:目赤痛。
土贝母:淋沥、疝瘕,喉痹,乳难,痈肿淋利。(可用山慈菇代)
射干:主咳逆上气,喉闭咽痛,不得消息。
防己:主风寒热水湿肌表,通血闭,利大小便。
苦参:明目止泪,主热邪痈肿淋利。
龙胆草:小儿惊痫
升麻:辟温疫蛊毒。
柴胡: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前胡比柴胡力强,多破痰化结功能。
秦皮:热性皮肤病,目中青翳。
蒲公英、紫花地丁:皮肤热病。
百合:清心安神,收敛神气。
金银花:主杀败毒疮痈热肿。
黄芩:清里热,通瘀血。
黄柏:体表和体窍,如黄疸,体疮,肠痔,女子漏下赤白,阴疮。
白头翁:温通去肠道疫毒脓血,去滞气。
火麻仁:肠道津亏。
路路通:皮肤瘙痒。
桑寄生:安胎。
狗脊:通利关节。
藿香:畅通胃肠气机。
枳壳:止利,去大风痒,膈上气滞。
陈皮:利水谷,口臭。
神曲:调理中焦气机。
厚朴:入头,安神,可以通闭塞,膈下气滞,治咳痰。
苍术、草果、白豆蔻、砂仁、木香:去湿厚苔寒疫。
茯苓:主胸胁逆气,水饮不化导致的焦虑失眠,心下结痛,口干,利小便。
泽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
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
白术:水湿不化的风寒湿痹、死肌、痉,止汗,除热,消食。
黄芪:主痈疽久败破口,排脓止痛,实肌表。
生姜:解表寒湿,去内外水饮,止咳逆呕逆,止下利。干姜温中,止血。
艾叶:止下痢吐血,下部疮,辟风寒,令人有子。灸治百病。
附子: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蜀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肉桂:虚劳阳不足。
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痹,逐风邪,开腠理,呕吐泻痢,寒饮上逆的头晕、头痛、呕吐。
粳米:补津液胃气,除烦安神。
大枣:补津液,增肌肉气力,提供物质基础。
山药:补虚羸,补中益气力,止泻,长肌肉。增加抵抗力。
五味子:咳逆上气,劳伤羸瘦,强阴,益男子精。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中医经方药症-横向归纳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说西药3 感冒 马来酸氯苯那敏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说西药5 脱发 非那雄胺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说西药1 感冒 对乙酰氨基酚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舌诊探秘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说西药4 慢性头痛 氟桂利嗪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说西药2 感冒 伪麻黄碱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与脑中风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案例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文章 中医如何看待肠道菌群与幽门螺旋杆菌

张晨骥
住院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