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公认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约10%-15%,我国报道的患病率为1.1%-52.1%。
· 复发性抑郁症(常见)
病因
1. 遗传因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家族中有曾患抑郁症的产妇,患病几率会增高。
2. 内分泌因素:多种激素变化与产后抑郁相关,主要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降低,还有其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褪黑素、催产素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3. 产妇自身因素:多发生于未婚或多胎妇女,通常有围产期身体状况较差、不满意自我形象、有经前期综合征或者经前期烦躁障碍史等。
4. 儿童保育的压力:如难以安抚的婴儿啼哭、婴儿脾气急或婴儿睡眠紊乱。
典型症状
1. 情绪低落:患者总感到闷闷不乐,心情压抑。典型症状为早晨情绪低落,特别是凌晨,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
2.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对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日常生活中很难得到生活的满足感,任何事情都朝向悲观的一面发展。
3. 乏力:患者常有疲惫感,即使看起来休息充足,仍精力不足难以照顾婴儿,不能获得照顾婴儿的满足感。
其他症状
可伴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严重者可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睡眠障碍、食欲和体重下降。
并发症状
1.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出现食欲下降、乏力、胸闷、失眠、消瘦等表现。
2. 神经衰弱:患者可出现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状态不好,容易动怒。
治疗原则
首选心理治疗,若心理治疗症状无改善,则需考虑药物治疗。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需要选择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若病情严重并伴有精神症状,影响日常生活,需要住院处理。
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产后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尽量避免在哺乳期用药,若必须用,原则上应停止母乳喂养。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通过心理技术改善病人的病情。对产后抑郁的患者,通过一定的技术,可以使患者对目前的生活产生积极的认识, 配合家人鼓励、积极沟通,营造和谐的气氛。常用心理治疗方法如下:
1. 支持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提升自尊心和适应技能来治疗抑郁,这种治疗重点在于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2. 认知行为治疗:目的是改变功能障碍性思维和病态信念,帮助患者认识并纠正自身的错误观念,从而缓解低落情绪,减少抑郁复发。
治疗后效果
经过心理治疗,必要时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很快缓解,疗效较好。但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复发风险较高的疾病,不少患者会在5年内再次复发,1/3的患者会在1年内再次复发,要了解疾病的常见表现,必要时及时复诊。另外,和谐的家庭生活非常有利于降低复发的风险。
预防
1. 孕期多学习怀孕以及产后照顾婴幼儿的知识,减轻产前紧张和恐惧,及时正确处理照顾婴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杜绝冷暴力,要让孕妇感受到家的温暖。
3. 健康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讲座、网络等)向产妇及家属普及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

文章 北京海淀区的互联网医院:温暖关怀,守护心灵健康


AI医疗先锋
文章 湖北武汉:精神科医生线上问诊,互联网医院服务温暖人心


药事通
文章 湖北武汉,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心声:京东互联网医院,温暖关怀与专业指导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浦东新区精神科:一位医生与患者的


康复之路
文章 武汉精神科医生助力患者战胜双相障碍


健康驿站
文章 深圳精神科医生远程问诊,为我点亮希望之光


药事通
文章 吉林患者的心声:互联网医院为我带来了希望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辽宁沈阳:精神科医生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线上问诊之旅


医疗之窗
文章 深圳精神科医生:互联网问诊助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


运动与健康
文章 辽宁锦州精神科患者线上问诊记


健康饮食指南
我是一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最近发现尿酸和胆固醇偏高,担心对肝脏有影响,想请教医生如何处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26

黎勇
主治医师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我最近6个月总是感到头昏脑胀,晚上更严重,看到的东西也都不真实,情绪时好时坏,时而兴奋,时而低落,甚至有自卑、无助、能力减退或悲观厌世的想法,求助于医生。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我近三个月来头昏、木思维、注意力不集中、极度疲劳,14年以来头昏就没好过,想了解如何治疗和管理我的症状,患者信息:新医二附院的主治医师李医生(请注意隐私,医生姓名已被省略)。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13

李鸿磊
主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谭华威
主治医师
精神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朱倩芸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刘雷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