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庆雨

忽略孩子的感受

忽略孩子的感受
身体上的虐待会留下明显的伤痕,而心灵的伤害危害更大,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灵创伤经常伴随人的一生。
 
在中国式亲子关系中,“你不懂我”是最绝望的控诉。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情绪,一个不愿听,一个不愿说,真正开口时就应了那句话,最爱你的人伤你最深。
 
一位朋友说,她第一次看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哭了,深深地被别人的家庭氛围刺痛。
 
情感忽视是亲子关系中最常见,同时非常隐蔽的一类问题,指父母没有充分,并且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印象最深的是豆瓣上一条关于儿童心理状况的留言:
 
在医院看到很多病童,经常有“好心人”来看他们,他们刚开始还打招呼笑一笑。
 
慢慢地,他们看到“好心人”变得面无表情,有的病童看到摄影机还会捂住脸。
 
有一个我印象深刻,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看着摄影师说“不就是要拍照吗,拍吧”。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2岁以下,他们像是动物园里等人来参观的动物一样,他们很清楚那些“好心人”就是来摆拍几张照片,因为他们拍完照就再没来过。
 
这就是大人与恶的距离,人很难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受到爱。
 
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愤怒、悲伤、开心或困惑“没什么大不了”、“小孩子哭哭就好啦”。
 
长此以往得不到回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情绪不重要,习惯性地妥协、压抑自己的情绪。
 
他们会很难理解自己的感受,也会缺乏同理心,常常感到孤独和失望。
 
所以避免发生情感忽视的关键是,帮助孩子理解并接受情绪,温柔坚定地包容他们所有“无理取闹”的情绪。
 
每一种情感都是很有用的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传达信息。
 
基于这些感受,我们可能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评判情绪。
 
了解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里的感受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使是30多岁的大人,也没法做到百分百的情绪稳定对吧?
 
孩子的情绪问题,既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坎坷,也取决于我们大人如何做出示范,帮他们成为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人。
 
和孩子一起战胜情绪小怪兽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一、工作程序与相关知识 尊重就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无条件尊重求助者”。 尊重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咨询师的尊重恰好能打消求助者的顾虑,让求助者能体验和感受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敞开心岸,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 尊重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被理解的、被接纳的,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尊重本身就会产生明显的助人效果; 尊重可以激发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发求助者的潜能,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为了理解和掌握尊重的意义,恰当地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应着重理解和掌握。 (一)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接纳 (二)尊重意味着平等 (三)尊重意味着礼貌 (四)尊重意味着信任 (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6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1 )美沙酮: 美沙酮( methadone )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要作用于阿片μ受体,属麻醉镇痛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化学家合成。1960 年,有研究发现该药能控制海洛因的戒断症状,开始用于戒毒治疗。50 年来,成为欧美西方国家主要戒毒药物。20 世纪 70 年代初,香港地区实施美沙酮治疗计划,取得满意效果,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认为是亚洲地区较好的戒毒模式。1993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批准了美沙酮作为阿片类药物依赖替代的治疗药物。 美沙酮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适用于各种阿片类药物的戒毒治疗,尤其适用于海洛因依赖,也可用于吗啡、阿片、哌替啶、二氢埃托啡等的依赖。由于美沙酮本身也能产生依赖性,因而,凡是不必使用美沙酮替代递减者,可使用其他方法。 美沙酮替代递减法的使用原则是: 单一用药,逐日递减,先快后慢只减不加,停药时应坚决。递减程序个体化,大多数可以在 14~21 日内停药。 2 )丁丙诺啡: 丁丙诺啡( buprenornhine )为阿片 p 受体部分激动部分拮抗剂。与阿片 g 受体亲和力强,可置换结合于阿片 g 受体的其他阿片类药物,从而产生拮抗作用。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吗啡的 25~50 倍。用于脱毒的优点是:由于该药与阿片受体分离的速度慢,因而作用时间长,每天一次用药即可突然停用时戒断症状轻;能阻滞吗啡的欣快作用;具有天花板效 ceiling effects ),即当达到一定效应时,即使增加剂量也不增加应。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5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众所周知,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缓解,那么随之换来的就是午夜时分的辗转反侧,入睡困难。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又会引发精神健康和生理健康问题。如今,睡眠障碍已是一个全社会普遍的问题,因此,开发出有效改善睡眠的疗法已成为许多人的刚需。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条新的神经通路,它将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压力和觉醒联系起来。当动物面临压力时,一种名为 促皮质素 释放因子(CRF)的神经元会变得过度活跃,从而引发了失眠和一系列的睡眠障碍。这一发现为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调节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也为开发针对睡眠障碍的疗法指明了方向。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内在生物钟调控,它以24小时为周期波动,组织并安排生理和行为时间,如体温变化、新陈代谢以及“睡眠-清醒”周期,这种称为昼夜节律的现象已经人尽皆知。在哺乳动物中,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中央生物钟调节睡眠-清醒周期。然而,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昼夜节律信号会被关闭,从而使动物保持清醒,这样,即使在原本应该睡觉的时候,它们也可以随时逃离危险。虽然睡眠-清醒周期的暂时关闭对生存来说是必要的,但由这类危险引起的过度或长时间压力会引发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研究第一作者、名古屋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Daisuke Ono博士说:“众所周知,生物钟紊乱和压力都会影响睡眠,但目前还不清楚哪条神经通路对于睡眠-清醒的昼夜调节至关重要。” 为了确定这条关键的神经通路,该研究团队使用小鼠进行了研究。他们重点关注位于下丘脑室旁核的CRF神经元上,已知这些神经元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他们研究了当CRF神经元被激活时小鼠的睡眠-清醒周期会受到什么影响。 通过光遗传学工具“光敏感通道蛋白2”在小鼠下丘脑室旁核中表达CRF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神经元是神经通路的一部分,对睡眠-清醒的昼夜节律调节至关重要。由压力或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CRF神经元过度活跃可能导致了人类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研究显示,活化的CRF神经元使小鼠保持清醒,并使它们活跃地四处走动,这意味着它们的清醒状态得到了增强。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小鼠在清醒时CRF神经元仍保持活跃;而当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时,小鼠的清醒和运动能力就会减少。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SCN中的抑制性神经元(GABAergic神经元)在调节CRF神经元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RF神经元的激活刺激了外侧下丘脑的食欲素神经元,从而促进了清醒状态。 因此,是SCN中的GABAergic神经元控制CRF神经元的活动,而CRF神经元介导SCN的昼夜节律并调节睡眠-清醒周期。 Ono说:“我们已经在夜行动物身上发现了这条神经通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夜间和白天的差异是如何在大脑中调节的。” Ono补充说:“在当今社会,睡眠障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由压力或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的新疗法。” 如果你想马上就摆脱失眠,倒是有一篇很应季的研究不妨做做参考: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发现:改善睡眠,你或许只需要一条沉重的毯子。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5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