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红屁股--尿布皮炎(二)
发病机制
尿布皮炎的发病机制中同时存在数个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湿度过重、摩擦、pH值升高、酶活性较高,所有这些因素均可促成皮肤屏障功能的局部破坏[。角质层的正常酸性pH值(“酸性保护膜”)在渗透屏障的形成和保持以及抗菌防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尿布区湿度增加可导致皮肤浸渍和角质层破坏,而尿布区湿度增加是由尿布的封闭作用以及粪便和尿液的存在联合引起的。浸渍可增加皮肤对尿布摩擦性损伤的易感性,从而进一步损害皮肤屏障功能。而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增强了皮肤对化学刺激物和微生物的通透性。
尿布区的主要化学刺激来自于尿液和粪便的协同作用。粪便中细菌产生的尿素酶与尿液相互作用,从而使尿布下区域的pH值升高。pH值升高可激活粪便所含的酶类(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些酶类可直接刺激和损伤皮肤,从而引起炎性皮肤反应。此外,pH值升高还可改变皮肤的微生物群,从而使常见于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和粪便中的微生物更易定植于皮肤。
危险因素
多种因素可增加尿布皮炎的风险:
●婴儿腹泻或频繁排便,这样的婴儿由于受到持续的局部皮肤刺激出现尿布皮炎的风险增大。
●饮食因素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相比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尿布皮炎发病率更低,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pH值较低。
●近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婴儿发生腹泻和继发酵母菌感染的风险升高,进而导致婴儿发生尿布皮炎的易感性增加。
向本文作者提问

胡东住院医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1163
擅长:
问医生
#儿童#概述#儿科#皮肤科#尿布皮炎#尿布皮炎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