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紧张型头痛主要表现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双侧头痛,起病时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多由长期焦虑、忧郁、紧张或疲劳等因素,使头面部和颈部肌肉持续痉挛和/或血管收缩缺血,转为慢性头痛。
【临床表现】
头痛部位不定、可为全头部、双侧或单侧颈项部、枕部、项部等。通常呈持续性钝痛,有头周紧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许多患者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也可出现恶心、畏光或畏声等症状。
【体格检查】
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有时候可有斜方肌或后颈部肌肉触痛或压痛,颈肩部肌肉有僵硬感,捏压时肌肉感觉舒适。
【辅助检查】
1.MRI 颅脑的扫描,可与颅内、颌面部恶性肿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2.脑脊液检查以排除脑膜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排除头颈部疾病如颈椎病、占位性病变和炎症性疾病后,通常可以确诊。紧张型头痛在临床上根据发作频率不同可以分为偶发性紧张型头痛、频发性紧张型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
1.偶发性紧张型头痛
①符合②~④的特征至少有 10 次头痛发作,平均每月发作小于 1 天;每年发作小于 12 天。
②头痛发作持续 30 分钟至 7 天。
③至少有下列中的 2 项头痛特征: a.双侧头痛;b.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c.轻或中度头痛;d.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④符合下列 2 项: a.无恶心和呕吐;b.畏光、畏声中不超过 1 项。
⑤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2.频发性紧张型头痛
①符合②~④的特征至少有 10 次头痛发作,平均每月发作大于等于 1 天而小于 15 天,至少 3 个月以上;每年发作大于等于 12 天而小于 180 天。
②头痛持续 30 分钟至 7 天。
③至少有下列中的 2 项头痛特征: a.双侧头痛,b.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c.轻或中度头痛;d.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④符合下列 2 项: a.无恶心和呕吐;b.畏光、畏声中不超过 1 项。
⑤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3.慢性紧张型头痛
①符合②~④的特征至少有 10 次头痛发作,平均每月发作大于等于 15 天,3 个月以上;每年发作大于等于 180 天。
②头痛持续 30 分钟至 7 天。
③至少有下列中的 2 项头痛特征: a.双侧头痛;b.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c.轻或中度头痛;d.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④符合下列 2 项: a.畏光、畏声、轻度恶心中不超过 1 项;b.无中至重度恶心和呕吐。
⑤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紧张型头痛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偏头痛 二者在发病年龄、突出症状、每日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病变部位、发作时是否伴发呕吐、头痛家族史等方面均有不同,但各种表现都有一定的重叠性。
2.鼻源性头痛 如鼻炎、鼻窦炎等,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鼻部本身症状表可不明显,易与紧张性头痛混淆。应做鼻腔及鼻窦检查,尤其是拍鼻窦 X 线片或 CT 以明确诊断。
3.齿源性头痛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病,刺激牙髓神经,引起头面部疼痛,酷似紧张性头痛,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口腔,不难确诊。
4.颈椎病 本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紧张性头痛相似,但颈椎病常伴有眩晕、肩痛、手麻木或臂痛、眼花或眼胀,影像学有颈椎退行性病变等,以此作鉴别。
5.头面部的部分恶性肿瘤 如鼻咽癌、上颌窦癌等,在发病初期多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而没有鼻部本身的症状,应提高警惕,做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诊及鼻腔的检查。
6.颈动脉炎 颈动脉炎与紧张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及病程等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临床上有明显区别:颈动脉炎者单侧头痛居多,若为双侧也常有一侧偏重,左侧较多。痛区有大有小,小者仅限于前额及颞部,大者可遍及半地及全头痛,多以前额明显,枕颞部次之,也有游走性疼痛者。头痛轻重不一,性质各异,如:持续性胀痛、为针刺、刀劈、烧灼或触电样剧烈阵发锐痛,少数剧烈难忍,彻夜不眠,高效止痛剂不见效。其表现明显不同于紧张性头痛。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尽量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生活要有规律,禁烟酒,积极参加有兴趣的文体活动,同时还应该注意预防生活中的各种应激或诱因。
2.药物治疗
- (1)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开始 25mg/d,睡前服,每 3~4 天增加 25mg,一般的治疗剂量范围为 50~250mg/d。该药起效较慢,只有在足量用药 4 周后,才可认为该药有效或无效。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心动过速、视力模糊、尿潴留、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用度洛西汀等抗抑郁药。
- (2)抗焦虑药:安定、氯氮?、安宁及巴比妥类药物。
- (3)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物有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
- (4)肌肉松弛药:常用药物有乙哌立松、盐酸替扎尼定。
3.痛点阻滞或神经阻滞 对局部压痛点可用局麻药复合糖皮质激素注射,也可行枕大、枕小神经及星状神经节阻滞。
4.环形阻滞 对于有颅骨肌膜压痛者,根据压痛的面积大小,可选用骨膜下痛点阻滞、环形阻滞及十字形阻滞。所谓环形阻滞,就是围绕压痛部位的边缘,每隔 2~3cm 选一个注射点,对于面积较大者,在环形阻滞的基础上,再在压痛范围内行十字阻滞。
【康复和预后】
日常生活做到有规律,适当减轻工作压力,可以进行头部的适当按摩。紧张型头痛阻滞治疗预后常取决于颅骨膜肌压痛的减轻和消失。局部阻滞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常易复发,复发后重复治疗可获得同样效果。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偏头痛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骶髂关节炎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更年期综合征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急性腰扭伤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肋间神经痛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肋软骨炎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肋横突关节炎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文章 肩胛肋骨综合征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痛经患者在月经期间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就诊科室:疼痛科
总交流次数:7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患者脖子发麻,头疼头晕,眼睛犯困,人昏昏沉沉,询问医生是否为颈源性头痛,并请求用药建议。患者曾经服用过颈复康颗粒和西比灵。
就诊科室:疼痛科
总交流次数:13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
背部一侧出现带状疱疹,第四天了,一个水泡变大了,已经使用阿昔洛韦软膏和抗病毒药物,想知道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法。患者信息:无
就诊科室:疼痛科
总交流次数:40

潘明晖
副主任医师
东港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