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突止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由于心电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一类快速而规律的心律失常。狭义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后者的发生与预激综合征密切相关。

高危因素

1. 先天性心血管病,如三尖瓣下移畸形二尖瓣脱垂、各类心肌病、冠心病等可并发预激综合征并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从而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出现。

2.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等,身体疲劳或是睡眠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均可诱发该病。

高危人群

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易发生预激综合征并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1. 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钟,长则数小时,甚至数天。

2. 心悸:体检时心率在100-250次/分,节律规则。

3. 胸闷:由于心率快,心排出量减少,可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

4. 头晕:心排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

其他症状

可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少数可发生晕厥,心悸不适可产生焦虑或是恐惧感。

并发症状

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 心力衰竭:多因该病持续发作,而且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引起,患者可表现为气促、乏力等。

2. 休克:病情继续进展,已经严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时,可引起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大汗等。

辅助检查

1. 正常心电图:检查是否有预激,即δ波,PR间期是否有缩短,是否有继发性的STT改变。

2. 发作心电图:检查发作频率、QRS波群的宽度、逆P位置。

3. 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发作时的图,且发作起始、终末均可看清楚,有助于诊断。

4. 无创食道心房调搏:通过微弱的电流刺激诱发后,可明确病因。

5. 心内电生理检查:微a创,需住院在导管室穿刺血管放置电极诱发,通过发作时的心内激动顺序明确病因。

6. 超声心电图:可检查心脏的结构以及功能状态,有无瓣膜疾病或是心力衰竭等。

7.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主要用于鉴别有无感染、贫血等引起心跳加快的情况,肝肾功能主要是明确肝肾功能的状态。

鉴别判断

室性心动过速:听诊心律可轻度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期血压随心搏变化。心电图表现为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心室率常为100-250次/分,节律规则或略不规则,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偶可见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可通过发作时的心电图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

发病较轻的患者常用刺激迷走神经的办法,如心动过速发作频繁有明显症状,应予以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基础的心脏状况、既往发作情况,以及对心动过速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处理。

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腺苷、维拉帕米、地高辛

1. 腺苷:起效迅速,可控制患者异常心律,副作用为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面部潮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2. 维拉帕米:腺苷和维拉帕米这两类药物有效率达90%以上。

3. 洋地黄类:如地高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延迟房室传导。但应在医生知道下合理使用,避免洋地黄中毒。

手术治疗

导管消融术:对于心动过速发作频繁的病人应尽早进行导管消融术,该手术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治疗

中医药对心动过速的主要干预手段有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中医治疗的重点在于辨证施治、专病专方。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辨别虚实,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其他治疗

当病人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或者急性发作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立即直流电复律。但应注意已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

预后

药物治疗有效率达可达90%以上,导管消融术能有效根治心动过速。

向本文作者提问
郑德·住院医师
郑德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8|响应时长29分钟
擅长:擅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2
问医生
#检查#胸背部症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见烦躁安、呼吸加快、心悸、头晕症状由心脏疾病、重度感染、洋地黄中毒等因素引起经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经病因治疗可治愈简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最为常见的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心脏疾病、重度感染、洋地黄中毒、医疗创伤、电解质紊乱、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该疾病常见烦躁安、面色青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加快、脉搏微弱、干咳、呕吐、心前区适、心悸、头晕等症状,若延误治疗,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生命。本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多数患者经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等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一般预后良好,经射频消融治疗等病因治疗可去除病根[1][2][3]。症状表现: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典型症状是烦躁安、呼吸加快、心悸、头晕等。诊断依据:结合患者疾病史、症状、心电图检查等,综合做出诊断[1][2]。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类型?根据发生位置分为:1.房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房室交界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儿童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2]。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多数可以治愈,经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等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经病因治疗可去除病根。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郑德·住院医师王天群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