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常见误区
发表人:
健康驿站
阅读量:
214人
母乳喂养是婴儿早期最理想的营养来源,然而,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误区,帮助家长们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误区一:产后第一天没有母乳
有些新手妈妈在产后第一天没有乳汁分泌,误以为自己的奶水有问题。实际上,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的开奶时间不同,一般在产后2-3天内,乳汁才会逐渐分泌。
误区二:喂奶过于频繁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饿,频繁喂奶。实际上,新生儿的胃容量很小,频繁喂奶容易导致宝宝吐奶。一般来说,每2-3小时喂一次奶即可。
误区三:初奶不能喂宝宝
有些家长认为初奶颜色较深,营养价值低,不愿意喂给宝宝。实际上,初奶富含抗体和免疫因子,对宝宝的健康非常有益。
误区四:有剩余的奶水要挤出来
有些家长认为,如果一边宝宝吃完,另一边还有剩余的奶水,就要挤出来保存。实际上,乳房的奶水不能有剩余,否则会影响下一次的乳汁分泌。
误区五:宝宝一哭就喂奶
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饿了、尿布湿了、身体不适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原因,不能一哭就喂奶。
误区六:喂奶时逗宝宝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奶,会故意逗宝宝笑。实际上,宝宝笑的时候,奶水容易误入气管,导致呛奶或肺炎。
误区七:6个月后的母乳没营养
母乳的营养成分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6个月后的母乳仍然富含营养,能满足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求。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