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儿子8岁才被诊断为自闭症

儿子8岁才被诊断为自闭症

“我儿子35岁了,他小的时候,在语言,情感,社交等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障碍。而且他不仅仅有自闭症,还伴有多动、智力障碍等等,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肯定是属于重度自闭症。”

 

这是一位35岁大龄自闭症孩子楠楠妈妈的自述。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自闭症在国内仍鲜为人知,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摸索出了一条属于楠楠成长的道路……

 

作者|楠楠妈妈(化名)

编辑|嗨脑仁

No.01

80年代,陌生的自闭症

       

1985年,我的孩子出生了。

       

孩子是爷爷家族里的长孙,他长得漂亮又可爱,全家老少都很喜欢他!

       

由于我们夫妻都是文革下乡的知青,当时大学都不招生,我们只能乡下劳动,根本没有读大学的机会。回城工作后,两人都近30岁了。但我们两个人都很努力,边工作边读大学,生活过得向上而充实。

       

我们的宝贝出生后,周围的同事和亲友都说,就凭你俩的智商和能力,这孩子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我们也在心里默默地憧憬着孩子美好的未来!

       

但是,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他在很多地方比同龄孩子落后,比如:说话晚,走路晚,对亲人很冷淡等等,实际上,几乎所有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他都符合。

       

但因为当时国内大部分医生还不完全了解“自闭症”(孤独症),我们带他跑遍了城市的各个大医院,都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明确的诊断。

       

一直到他成长到八岁,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我们送他去了很多学校(包括小时候去了很多幼儿园),但是孩子异于同龄人的行为、以及没有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几乎所有学校都拒收。

       

至此为止,我们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探索真相的渴望也愈发强烈:孩子肯定是有某种病,可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到底能不能上学……没有人能告诉我们。

       

情急之下,我们带孩子来到了北京检查,诊断后,被告知孩子属于儿童自闭症。听到这个诊断,我们犹如五雷轰顶,万箭穿心,真想带着孩子一起结束生命算了......但是在没有任何专业机构和专业知识的支持下,我们只能慢慢摸索着对孩子进行干预。

       

那时候的我们,极度渴望能够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机构、老师能帮助到孩子。因为应该怎样对他进行训练……所有的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

       

每当夜深人静,看着身边熟睡的漂亮宝贝,我就会泪流满面,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命运为什么要给我这样一个孩子?宝贝,妈妈需要怎样做,才能帮助和引领你走出孤独?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医学界刚刚引入“自闭症”这一概念,对这种病了解地还不够深入,对普罗大众而言更是极其陌生,更别提专业地康复机构了。

       

就诊后的十年里,我们只能在家进行干预。与其说干预,不如说是在黑暗中摸索,陪伴孩子成长

       

经过我们夫妻反复研究认为,在目前没有任何人能指导帮助我们的前提下,我们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只管给孩子吃饱穿暖,不对他进行任何训练,只当“傻子”养着,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放弃;另一种是破釜沉舟,我们自己去干预训练孩子,努力引领他走出孤独。这后一选择,无疑会给我们的身心和经济上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不知道孩子未来能否康复成功?

       

两种选择摆在面前,我们感到身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不论他得了什么病,我们都应该对他负责到底,陪伴和引领他,克服困难,努力前行!基于这种思想,我们逐渐坚定了自己干预训练孩子的决心!

       

直到孩子长到十多岁,我们当地终于开了第一家自闭症机构,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想让他尝试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没想到,我们又一次因为“年龄太大”而被拒收了——机构只收学龄前的孩子,尚无能力帮助大龄的孩子。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求助于书籍。

       

令人绝望的是,几乎跑遍了城市的各个书店,却依然买不到一本关于自闭症的书。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老公去日本,我赶紧委托他帮我买一本自闭症训练书籍,他真帮我买了一本纯日文的书,回国后又夜以继日的帮我翻译。

       

等到我拿到了这本厚厚的如获至宝的书一看,当时就傻眼了,因为里面几乎全是介绍婴幼儿自闭症症状及训练内容的,我的孩子当时已经10多岁了,此书对我来说根本没用!我捧着历经磨难才拥有的我的第一本自闭症书籍,真是欲哭无泪。

       

那时,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都还没有引进国内,网络也不如今天发达,所以我们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照,也没有任何老师、医生和机构来帮助我们进行指导。

       

当时的我们仿佛处身孤岛,孤立无援。

       

从北京诊断回来后,已经八岁多的孩子不能再不上学了,我们带着他跑遍本市的几所特教学校,但都拒收:我们从没接收过自闭症学生,不知道怎样教育他......

       

特校不收,我们只好咬牙送他进普小并向校方提出陪读,学校的回答是:如果能独立上学可以来试试,家长进校陪读绝对不允许。

       

当时我们心里十分清楚,论能力我儿子与同龄孩子(其实当时他已比同班同学大了1-2岁)天差地别,但如果再不硬着头皮让他去上学,他这辈子就将永远失去上学读书的机会了。

       

因此,我们只能咬紧牙关,胆战心惊的把他送进了普小。

       

入学后的事实证明,因为他不会理解和表达,各方面能力都较弱,经常出现各种状况,没有朋友,饱受欺凌,最后只能在小学没毕业时就提前离开了学校。

 

 

No.02

困难中摸索

       

尽管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持,但是我们经过对他的观察,总结出一个道理:虽然他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同龄的孩子,智力水平也比较低。

       

但是,只要认认真真的手把手的教他,他还是能学会一些东西。

       

楠楠上小学后,我们开始摸索着对他进行训练。但因为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影响,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比同龄人差很多,只能一步一步来,孩子哪方面能力弱就训练哪方面。

       

在整个训练过程当中,没有任何资料、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到我们,所以我们就只能自己动手,自己去摸索总结积累,于是我们研究出了一些认为可行的、适合我们孩子实际情况一些干预方法。比如:

 

1、降低任务难度

 

因为孩子病情的特殊性,教育他的方法不能跟他的年龄去相吻合。

 

比如,尽管他当时已经八岁了,但他的智商和能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智商,因此只能降低任务要求。

 

2、分解步骤、适当地给奖励等

 

比如系鞋带,对于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是学习的难点。起初我们教了好长时间,楠楠就是学不会,弄得孩子发脾气我们也要崩溃了。

 

这时,孩子爸爸突然想到系鞋带需要几个步骤,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确实难度比较大,于是我们改变了教法,分解步骤,每一步骤反复多次熟练掌握再进入下一步。这样,楠楠终于学会了系鞋带。

 

总之,这都是我们在这个干预孩子的过程当中自己总结出来的。

 

但是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当时对孩子的干预方法与现在机构和专家所说的一些方法不谋而合。这说明,我们当时走的路还基本上是对的。

 

 

No.03

关于语言表达,我的独家心得

       

语言障碍,是大部分自闭症孩子正面对的问题,楠楠也是如此。

       

我们夫妻两个人经过反复的分析研究,觉得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在于:他听不懂话,也不愿意听别人说话,以至于他更不可能理解别人的话。对别人说的话不理解,他自己怎么能说出来呢?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想让他“说话”,首先得训练他“听懂话”,然后再一点点的让他尝试说简单的话。

       

可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楠楠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也不愿意听别人说话。

       

怎么办呢?在他小的时候,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想了一些方法:

 

1、给他编很多很简单他爱听的故事 

 

起初,我们也试图给他讲一些儿童故事,但是他根本听不懂,他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听故事”,所以只能自己给他编一些很简单的小故事

 

比如他小时候就很喜欢看电视中的广告或天气预报,我们就在自编的小故事中加入广告和天气预报,这样,我们一讲故事,他就乐呵呵的跑过来,这就达到了我们提高他的注意力和喜欢听故事的能力的目的。

 

另外,每次编完故事之后,我们会很夸张地讲给他听,以此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的,他从不爱听故事到特别喜欢听故事,但这整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在他愿意听故事开始,我们尝试加入少量且简单的提问;再后来,就让他复述故事;最后,就是我们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等等,这些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后来他长大了,我们便培养他看一些幼儿的读物,比如说绘本或者是动画书等。

 

  2、带他看电视剧 

 

先从动画片开始,边看边讲,后来逐渐变成情节比较简单的电视剧(比如农村生活的片子),一点点地培养他说话。

 

  3 多聊天、多提问、多回答他提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培养他看电视剧的习惯,也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都会看电视剧,我们陪他一起看并给他讲解剧情,逐渐地帮他理解别人说话。

 

电视剧相当于一个小世界,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场景,孩子通过看电视剧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样孩子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No.04

在绝境中重生

       

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对他进行了30年的干预训练,全部都是居家干预,没经过一天的机构。

       

经过了为期30多年艰难的干预,我们从对自闭症一无所知到现在摸索出了一条属于楠楠成长的道路。而对比楠楠干预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干预前 

 

1、不会表达

 

我们曾一度以为,他是不是个聋哑孩子,带他到医院去做检查后,医生说不是聋哑。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说话了,但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不能完整的说出一句话。

 

直到了7岁该上小学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旧很差。

 

2、与家人没有情感联结

 

我们明明是他最亲近的人,但他的表现总让人觉得我们对他而言只是“陌生人”:

 

他从不与我们对视,即便我们叫他名字,他仿佛没听到般不会应答。跟我们一点儿都不亲,不让人抱也从来不粘人。甚至在我伤心流泪的时候,他也无动于衷,只会自己在一个地方自言自语,无缘无故地笑。

 

面对他的“冷漠”,我们焦灼、生气,更多的是无奈。

 

3、不懂社交,屡次遭受校园欺凌

 

在他小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多次送他到公立的和私立的幼儿园。但是,哪个幼儿园都呆不长,上学没几天就会被退学。

 

因为老师们都说:“我们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我们带不了。”

 

在学校,他没有任何朋友,即便别人欺负他,他也不会告诉老师或家长。被欺负了之后更不会反击对方,只能任人欺负,连老师都替他着急。

 

 干预后 

 

1.生活及社交方面

 

现在的他,能够已经与人流畅对话、也能够独自外出购物、交水电费、去社区办理残疾人事宜、接受记者采访等等。

 

目前他是我们城市的大龄自闭症孩子当中比较优秀的、也是能力比较靠前的一个。不论在生活自理,还是家务劳动、还是学习才艺等各个方面,都还不错。

 

如今孩子已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重度自闭症儿童逐步学会了购物、做饭、洗衣、收拾卫生(包括处理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独立外出乘公交、地铁、打车、在火车站独立购票、候车、检票上车、在旅馆办理入住手续以及自己陪伴父母去看病、去药店买药、交水、电、煤气费等等。

 

2.康复及个人发展方面

 

他还在几位爱心老师的培养下,学习了声乐、朗诵及太极拳等才艺,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等舞台为观众演出(他还担任了声乐老师的小助教)。

 

连他的声乐老师都说,我的儿子是他接触过的所有自闭症孩子当中,语言表达能力最好的。

 

No.05

回顾过去艰难的30年,

作为大龄自闭症儿童父母,我想说

       

回顾过去的35年,困境和挑战几乎是一步一个坎儿。

       

经历数次被拒收,或者饱受欺凌后无奈退学后,我们始终坚持着,事实也证明:只要家长不放弃,孩子的希望就一定不会消失。我常和我身边的小龄自闭症家长说,总结我们夫妻30多年走过的与自闭症抗争之路,我想送给家长们八个字--科学干预,持之以恒!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老去,剩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他们还要在短暂的时光里面临大龄儿童训练、没有机构、找不到正式工作等挑战——这也是所有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父母所担忧的。

 

他的未来,怎么办?

       

目前楠楠和本市一些大龄自闭症及残障青年一样,拥有一个公益性岗位(残联安排的),这个岗位工作不累,每个月给少量的工资,并缴纳社保。

       

这对于一些大龄自闭症孩子来说,已经有了一些生活保障。但是我们当地,最近已经下发文件,3年以后残疾人的公益岗位就全都取消了。此刻,恐慌焦虑的情绪也逐步在我们城市的大龄残疾人家长群体中蔓延开来——

       

3年以后,孩子的生活来源没有了,我们又一天天地老去,身体越来越不好,他的工作没有了,该怎么生存下去?

       

另一方面,大龄自闭症人群缺乏干预训练机构,这也是中国所有大龄自闭症家庭都苦恼的问题。

       

自闭症人士是需要终生接受干预训练的,但目前国内训练机构绝大多数都针对小龄儿童,能够帮助大龄青年的机构几近空白。

       

所以说,很多大龄家长都期待能有专业的大龄训练机构能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进步和提升。

 

他能被社会接纳吗?

       

尽管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自闭症,也越来越多人愿意理解、包容自闭症孩子,但“就业”及“托养”这两个问题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这些大龄自闭症青年家长,尤其是孩子属于高功能的或者是康复的比较好的家长,都期待孩子能够在社会上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找个工作,能够自力更生。

 

我们老去后,他如何生存?

       

在经济压力方面,我们为了陪伴和干预孩子,夫妻二人40多岁就先后都辞职了,辞职离开单位回家照顾孩子这20多年的生活压力确实不小。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干预训练,现在孩子干预情况很不错。现在我们夫妻虽然有少量退休金,再加上医药费(我们夫妻两个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支出,需要常年吃药,已经入不敷出了。

       

当我们老了,孩子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时,他们该如何活下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长们的终极问题--我们死后孩字怎么办?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孩子的注意力和多动问题,是否需要继续用药?

我曾经是一位焦虑的母亲,我的女儿被诊断出患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和儿童孤独症。她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挑战,学习成绩下滑,社交能力也受到了影响。我四处寻找帮助,直到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位专家医生。 通过在线问诊,医生建议我们使用托莫西汀来帮助控制ADHD的症状。起初,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医生的专业解释和耐心指导让我放下了顾虑。我们按照医生的指示,逐渐增加药物的剂量,并密切观察女儿的反应。 几个月后,女儿的注意力和多动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她的学习成绩回升,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然而,在某个周末,我突然决定停止给她服用药物,希望她能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保持这种状态。结果,女儿的症状又开始恶化,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再次联系了医生,向他坦白了我的做法。医生理解我的担忧,但坚持认为继续用药是必要的。他解释说,ADHD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他也强调了定期复诊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我深深地感激医生的专业建议和关心。现在,女儿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她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正常。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在线问诊的价值和便利性。它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能让我们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先锋者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童年孤独症患者需要续方,盐酸托莫西汀和利培酮口服液

我曾经是一个孤独症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看似正常的家庭中,但内心却总是感到孤独和无助。每当我试图与人交流时,总是会遇到困难,仿佛我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这种感觉让我非常痛苦和焦虑,甚至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能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那该多好。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出于好奇,我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视频通话,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和友善的医生。他耐心地听我讲述我的症状和感受,并给我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其中包括了盐酸托莫西汀和利培酮口服液这两种药物,它们帮助我缓解了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让我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定期与这位医生进行线上复诊,并按照他的建议进行治疗。慢慢地,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这种改变不仅让我自己感到幸福,也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看到了希望。 我想说,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让我找到了正确的治疗方法,也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如果你也在寻找帮助和支持,我强烈推荐你尝试一下这种方式。它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就像它改变了我的一样。

医疗趋势观察站

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南宁冬季儿童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关爱

儿童心理疾病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理状态异常,包括焦虑、抑郁、多动、自闭等。这些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南宁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室内活动增多,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下是一些针对南宁冬季儿童心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中,减少儿童心理疾病的诱因。 2.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儿童接触自然光,有助于调节情绪。 3.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 4.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5.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2. 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 3. 家庭治疗: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关注孩子的康复过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4. 学校教育: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 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南宁冬季儿童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助于降低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医者仁心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秋季儿童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儿童心理疾病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和情绪问题。这些疾病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多动症、自闭症等。在秋季,香港的气候多变,湿度较高,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因为季节变化而加剧。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帮助家长和儿童应对心理疾病。 预防措施: 1.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儿童参与户外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情和身体健康。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儿童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情绪稳定。 3. 注重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儿童的压力。 4. 加强心理教育: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教育儿童正确面对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5. 密切关注儿童情绪变化: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治疗策略: 1. 心理咨询:对于轻度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儿童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2. 药物治疗:对于某些心理疾病,如多动症,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3. 家庭治疗:家长参与治疗过程,与专业心理医生合作,共同帮助儿童改善心理状态。 4. 学校支持: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 5. 社会支持: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交能力,提高心理韧性。

智慧医疗先锋者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台北冬季儿童心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策略

儿童心理疾病是一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问题的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台北冬季,由于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以下是对儿童心理疾病的介绍以及针对台北冬季的相关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儿童心理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多动症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在冬季,由于天气因素,儿童可能更容易感到孤独、沮丧,甚至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 二、家庭预防策略 1. 保持室内温暖舒适,增加室内活动时间,鼓励儿童参与户外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 2.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家庭矛盾和冲突。 3. 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4. 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体育等,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5. 增加室内光照,如使用日光灯,以补充冬季日照不足的问题。 三、治疗策略 1. 及时就医:发现儿童心理问题时,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 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改善情绪。 3. 家庭治疗: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共同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困境。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5. 教育干预: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干预,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四、总结 儿童心理疾病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台北冬季,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医疗趋势观察站

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孤独者儿童家长询问关于孩子用药的信息,包括如何在线购买药物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4

医生建议:针对孤独者儿童的用药问题,建议家长提供相关的诊断证明,通过在线问诊获取专业医生的帮助和电子处方。用药时应遵循医嘱,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晒太阳,多喝水。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查看详情

孩子7岁,两岁被诊断孤独症里的语言发育迟缓和认知不行,无语言,想咨询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的使用。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4

医生建议:脑发育不全可以使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营养均衡,用药前需阅读说明书,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查看详情

自闭症儿童家长咨询维生素B12相关情况,想了解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和使用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6

医生建议:对于自闭症儿童,是否需要使用维生素B12及具体使用哪种,应根据宝宝的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药品类治疗作用明确,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健品类可辅助改善,可长期食用但效果可能不明显。生活中,应注意宝宝饮食均衡,多摄入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需使用,务必遵医嘱,确保安全有效。

查看详情

自闭症男孩19岁,咳嗽干呕,痰黄,口干,大便硬。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

医生建议:患者19岁自闭症男孩,出现热咳症状,建议使用清热化痰药物如鲜竹沥液,注意症状观察,避免长期使用复方药物,生活上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查看详情

六岁儿童,自闭症、孤独症、发育迟缓,出汗多,求补钙用药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建议长期补充D3和钙剂,观察孩子出汗情况。注意饮食营养,避免空腹食用高钙食物,少喝碳酸饮料和油腻食物。如有其他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李小龙

副主任医师

中医儿科

三甲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咳嗽(4例) 鼻炎(1例)
专业擅长:小儿咳嗽,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哮喘,小儿感冒,小儿腹泻,厌食,便秘,小儿发烧,小儿心肌炎,小儿保健,小儿手足口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
好评率:100% 接诊量:730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天津市人民医院
焦虑抑郁障碍(913例) 精神障碍(156例)
专业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擅长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厌学、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23283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93例) 抑郁状态(83例)
专业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新冠后遗症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戒烟、戒酒,暴食,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量:16264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