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不舒服,却是精神心理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常感到乏力,多汗,特别怕冷,睡眠不好,有时感头昏、胸闷、心悸,有时上腹饱胀,皮肤有游走不定的烧灼感,患者因毛病看不好心情郁闷,总觉得有什么大病,但是辗转各大医院,都查不出来。
 
 
  在精神心理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其实他们所患的,医学上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的疾病,这类病人常会有多种躯体不适,并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忧郁情绪。
 
 
医生提示:
 
 
  患者自己很难判断具体情况,当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去医院就诊、检查,如果未发现明显的身体疾病,或发现的身体疾病与自己感受到的症状不符,需要考虑躯体形式障碍,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久拖不治会造成病情加重,拖延时间越长越难治疗。
向本文作者提问
师亚杰·主治医师
师亚杰主治医师可处方
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0
问医生
#概述#全身症状#躯体形式障碍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临床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反酸、皮肤瘙痒等临床上主要应用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进行治疗起病急者预后好;起病慢、持续时间长者预后差简介躯体形式障碍,指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临床表现。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社会因素(如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生物学因素(生理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可波及身体各个部位,表现出各种舒适感,最常见的症状为恶心、呕吐、反酸、皮肤瘙痒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如阿米替林等)为该病在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此外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亦有一定疗效。有明显精神诱发因素(如压力过大、天生多疑者受到周围人刺激等)、急性发病者预后较好;起病缓慢、病情持续很长时间(2年以上)而未见好转者,预后较差[1][2][3]。症状表现:躯体形式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反酸、皮肤瘙痒等症状。诊断依据: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ICD-10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总诊断标准,即患者以一种或多种躯体适(如恶心、呕吐、反酸、皮肤瘙痒等)等为主要特征、对躯体健康过分关心或过度关注健康状况、反复就医或要求检查,阴性结果和医生合理的解释均能打消其顾虑、维持标准症状3个月以上,排除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可能涉及到的检查有全面的体格检查、人格测试(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Hs(疑病)、D(抑郁)、Hy(癔病)、pd(病态人格)和Pt(精神衰弱)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以Hs、Pd和Pt量表分升高最明显(T>70))及头颅MRI(神经系统器质性病灶出现)等。躯体形式障碍有哪些类型?临床上通常将躯体形式障碍分为: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4]。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调查表明,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2.7%为躯体形式障碍[5]。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对有明显诱发因素、轻症患者行规范化治疗,症状大多可以缓解,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是否遗传?是。该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6]。是否医保范围?是
师亚杰·主治医师李冰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