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状已缓解,为何仍须继续服药?」| 研究速递
原创 JN 医脉通精神科 3天前
收录于话题
#抗抑郁药
116
#复发
19
#患教
213
医脉通导读
本项研究是迄今为止针对「临床治愈后是否应继续使用原抗抑郁药」这一课题的规模最大的meta分析。
结果总体显示,抑郁症患者通过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治愈(remission)后,如果坚持使用原抗抑郁药维持治疗,80%的患者在随后近1年内不会复发;如果停用抗抑郁药,这一比例下降至60%,即每5个人中有2个人会复发。
此外,连续用药6个月时,抗抑郁药仍能为患者带来降低复发率的获益,此时用药者的复发风险仍显著低于不用药者;尽管SSRI在降低复发率方面的优势并非最大,但此类药物在可接受度方面表现最佳,或可视为均衡之选;相比于固定剂量,灵活剂量维持期治疗对于预防复发更有效。
作者指出,为预防复发及治疗失败,当抑郁症患者通过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应接受至少6个月的抗抑郁药巩固维持治疗,配合密切监测。
图片
抑郁症的复燃及复发相当常见。即便患者通过急性期治疗获得了「临床治愈」(remission),日后复燃及复发的风险仍不能忽视。基于现有证据,主流指南通常建议在临床治愈后开展巩固维持治疗,以降低上述风险,争取更佳的远期转归。
然而,早早停用抗抑郁药及坚持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复发风险究竟能相差多少?不同抗抑郁药类别相比于安慰剂的优势是否存在差异?维持用药一段时间(如6个月)后,继续用药是否仍可以降低复发率?一系列关键问题有待高等级证据加以回答。
研究简介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关西医科大学Masaki Kato等开展了一项meta分析,围绕有关抑郁症临床治愈后维持治疗的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比较了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全因停药率(可接受度)、副作用停药率(耐受性)。该研究发表于权威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影响因子 12.384)。
简言之,本项meta分析共纳入了40项质量较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位样本量为230.5)、8,890名患者(除去两项研究后,平均年龄为43.1岁),最大研究时长平均为42周(范围14-100周)。考虑到入组研究时长的情况,为方便起见,原始文献统一使用「relapse」而非「recurrence」。以下简要介绍主要发现:
一、主要指标
1. 复发率
首先,针对其中一项时长100周、远超入组研究平均值的研究,研究者使用了其48周时的数据。总体而言,以下结果反映了临床治愈后近1年内的复发率。
针对40项研究、8,890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相对风险方面,抗抑郁药组相比于安慰剂组的复发比值比(OR)为0.38(95%CI, 0.33-0.43, Z=14.56 p<0.00001)。
绝对风险方面,抗抑郁药组的复发率为20.9%,安慰剂组为39.7%,两组危险差(RD)为19%(95%CI, 0.16-0.22, Z=14.01 p<0.00001),需治数(NNT)为6。
2. 全因停药率(可接受度)
针对32项研究、7,146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相对风险方面,抗抑郁药组相比于安慰剂组的全因停药OR为0.47(95%CI, 0.40-0.55, Z=9.50 p<0.00001)。
绝对风险方面,抗抑郁药组的全因停药率为43.3%,安慰剂组为58.2%,两组危险差为17%(95%CI, 0.14-0.20, Z=10.68 p<0.00001),NNT为7。
3. 副作用停药率(耐受性)
针对28项研究、6,897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无论是相对风险(OR 1.15, 95%CI, 0.79-1.67, Z=0.72 p=0.47)还是绝对风险(危险差 0.01, 95%CI, −0.01 ~ 0.02, Z=1.03 p=0.30),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组均无显著差异。
二、相关因素
1. 复发率
抗抑郁药种类(p=0.04, R2=28.4%)与复发率显著相关——经典抗抑郁药、SSRI、其他新型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危险差分别为25.3%(OR=0.30, p<0.00001)、21.8%(OR=0.33, p<0.00001)、16.0%(OR=0.44, p<0.00001)。
抗抑郁药给药方案(p=0.03, R2=26.7%)与复发率转归显著相关——固定剂量与灵活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危险差分别为17.1%(OR=0.41, p <0.00001)和25.5%(OR=0.30, p < 0.00001)。
就患者年龄而言,青少年患者使用抗抑郁药及安慰剂的复发率分别为41.0%和66.7%,较整个样本高,且两组差值很大(OR=0.34, p=0.0010)。老年患者使用抗抑郁药及安慰剂的复发率分别为19.0%和42.1%,与整个样本接近,两组差值略高(OR=0.32, p=0.0007)。去除六项专门针对青少年及老年人的研究对整体结果影响不大。
就停药方法而言,骤停抗抑郁药组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危险差为22.3%,逐渐减停抗抑郁药组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危险差为17.7%,两组无显著差异。
就观察时间点而言,临床治愈后维持治疗1个月时的复发率危险差为19.1%,超过6个月(24周)时为17.5%,两组无显著差异。时长至少1年(48周)的研究中,抗抑郁药组与安慰剂组的复发率危险差为19.9%;时长6个月的研究中,两组的复发率危险差为18.0%。
2. 全因停药率(可接受度)
仅抗抑郁药种类(p=0.02, R2=29.7%)与可接受度显著相关:经典抗抑郁药、SSRI、其他新型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组的可接受度差值分别为13.5%(OR=0.58, p≤0.03)、18.9%(OR=0.36, p<0.00001)、14.1%(OR=0.55, p<0.00001)。青少年对抗抑郁药及安慰剂的可接受度高于老年人;骤停与缓慢减停无显著差异。
3. 副作用停药率(耐受性)
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组的危险差较小,1年及6个月的研究中分别为0.6%和1.7%。抗抑郁药类型及年龄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证据。
结论
本项研究是迄今为止针对「临床治愈后是否应继续使用原抗抑郁药」这一课题的规模最大的meta分析。结果总体显示,临床治愈后如果接受原抗抑郁药维持治疗,80%的患者在随后近1年内不会复发;如果停用抗抑郁药,这一比例下降至60%,即每5个人中有2人会复发。连续用药6个月时,抗抑郁药仍能为患者带来降低复发率的获益。就药物种类而言,尽管SSRI在降低复发率方面的优势并非最大,但此类药物在可接受度方面表现良好,可视为均衡之选。
作者指出,为预防复发及治疗失败,当抑郁症患者通过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应至少接受为期6个月的抗抑郁药巩固维持治疗,配合密切监测。SSRI能够较好地平衡疗效及耐受性,而灵活剂量(而非固定剂量)对于预防复发更有效。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庆雨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精神科
好评98%|接诊量644|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等
¥19.9起
问医生
#精神心理科#药物治疗#抑郁#抑郁状态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