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1种中药是治脾胃病的好东西

1种中药是治脾胃病的好东西

众所周知,很多东西都是进口的比国产的贵,但有一种中药却着实为我们扬眉吐气,国产价格把进口价格远远地甩在后面,那就是“砂仁”。在药材市场中,国产砂仁的价格是进口砂仁的平均5~7倍,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0倍左右。今天主要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砂仁”这味药的市场现状及药用、食用价值。

 

 

砂仁自古以来就有国产、进口品种的区别。唐《药性论》记载:“缩沙蔤出波斯国(今伊朗)。”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载:“缩沙蜜,今按陈氏,生西海及西戎诸地……多从安东道来。”这些本草书籍中的描述都是砂仁进口而来的证据。宋代《本草图经》则详述:“缩砂蜜,出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表明我国岭南地区也是砂仁的产地之一。

 

砂仁品名明清以前称缩砂蜜,明代起有缩砂蜜、缩砂密、缩砂、砂仁之称,至清代出现阳春砂、西砂之名。[1]现在作为中药使用的砂仁主要有三个品种,分别为阳春砂、绿壳砂、海南壳砂。阳春砂是广东阳春县的道地药材,是公认的砂仁最佳品种,笔者去年去安国药材市场时得知阳春砂的价格在每公斤550~590元之间;绿壳砂就是常说的进口砂仁品种,主产地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价格在每公斤60元左右;海南砂也叫“海南壳砂”,主产地主要在海南一带,也是常用的比较好的砂仁品种,价格在每公斤380~400元之间。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湿浊中阻、呕吐泄泻、胃脘胀闷不舒、妊娠恶阻等病症,自古以来擅长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常常是将砂仁这味药运用得妙不可言。此外,近代名医焦树德老先生认为“引气归肾时用砂仁”,以此治疗肾不纳气的咳喘气促,可谓发前人所未发。总之,砂仁是一味很有灵气的中药,很多有经验的老中医在给患者开补脾胃、补肾药方时,最后都会加上几克砂仁,目的在于用砂仁的辛香走窜之性来防止大队滋补之药呆滞壅塞的弊端,实为画龙点睛之笔。


砂仁不光有药用价值,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比如,《本草纲目》中有用砂仁煮酒的记载,称为“缩砂酒”,具有下气消食、止心腹痛的作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称砂仁为“化酒食之妙剂”。同样是喝酒,比起现代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后的伤身又伤神,古人可谓高明,喜欢喝酒的朋友不妨一试。接下来再推荐一款粥:清代有一位叫曹延栋的秀才写了一本老年人养生保健专用书,书名《老老恒言》,该书被很多人所推崇,书中就记载了一道“砂仁粥”,现代通常做法为:按照砂仁(研末)3~5克、粳米100克的比例,放入适量饮用水煎煮。老年人或者脾胃不好的人群可以早晚餐温热食用或者一天少量多餐服用,具有“调中气、暖脾胃、助消化”的功效。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低不治疗能自愈吗?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偏低通常不会自愈。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可能是由破坏过多或生成不足引起的。破坏过多可能是因为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血吸虫病或红斑狼疮等疾病导致的脾大,从而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生成不足可能是因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等血液病导致的。 血小板偏低也可能是由破坏过多或生成不足引起的。破坏过多可能是因为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血吸虫病或红斑狼疮等疾病导致的脾大,从而破坏血小板。生成不足可能是因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等血液病导致的。 因此,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偏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医疗故事汇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肝引起的脾肿大不治疗会怎样?

脂肪肝如果不治疗,脾脏肿大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脂肪肝严重时,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影响肝脏功能,可能导致脾脏充血和水肿,从而引发脾肿大。 此外,脂肪肝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等症状,伴随脾肿大时,还可能出现腹部积液。 针对脂肪肝和脾肿大的诊断,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评估肝脏和脾脏的情况,并进行肝功能测试和血脂分析。 治疗方面,需综合考虑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如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以及使用保肝药物。 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并定期锻炼,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状况,减轻脾肿大症状。

生命守护者联盟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B超显示脾大,不治疗能自愈吗?

体检B超显示脾大,不治疗能自愈吗? 一般情况下,脾大需要通过治疗来控制。脾大可能是由于感染、郁血等原因引起的,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1. 感染性脾大:如伤寒、副伤寒、血吸虫病等,需要针对感染进行治疗。 2. 郁血性脾肿大:如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等,需要治疗原发疾病。 因此,如果B超显示脾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康复之路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腹水不治疗会自愈吗?

肝腹水不治疗会自愈吗? 肝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肝硬化引起。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肝腹水不治疗不会自愈,反而会逐渐加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肝腹水不治疗可能会出现的危害包括: 1. 腹水增多:腹水会逐渐增多,导致腹部膨胀,呼吸困难。 2. 脾肿大:脾脏会逐渐肿大,可能导致脾功能衰竭。 3. 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加重,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4. 肝癌: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肝癌风险。 因此,肝腹水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以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奇迹见证者

1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保健品引起血小板降低不治疗会怎样?

保健品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血小板降低。如果你发现自己血小板数量减少,不治疗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1.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包括血小板降低,引起出血倾向。 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瘀斑,严重时甚至导致颅内出血。 3. 脾功能亢进:可能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引起出血倾向。 4. 白血病:可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出血倾向。 建议尽快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生物医疗创新站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破坏过多和生成不足。 1. 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血吸虫病、结缔组织病等,会导致脾大,进而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 2. 生成不足: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会导致造血干细胞异常,从而生成不足红细胞和血小板。 此外,化疗后的病人、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严重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也可能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偏低。

中医养生之道

1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肝可能导致脾肿大吗?

脂肪肝可能导致脾肿大。 这是因为肝脏受损时,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脾脏充血和水肿。 脾肿大会伴随腹部积液形成,加重不适症状。 诊断可通过超声波检查和肝功能测试进行。 治疗需综合考虑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 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并定期锻炼。

健康管理专家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脾切除手术不治疗会怎样?

脾切除手术通常适用于以下疾病: 1. 脾脏外伤:如脾脏破裂或脾脏外膜脱裂,导致大量出血。 2. 脾部分感染:由于疾病引起的脓液感染,导致脾脏功能丧失。 3. 肿瘤:如淋巴肉瘤、血管瘤等肿瘤损伤脾脏。 4. 其他脾功能亢进性疾病:如脾脏肿大等。 这些疾病可能需要切除脾脏以恢复健康。

健康管理专家

1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重度脂肪肝不治疗会怎样?

重度脂肪肝如果不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严重后果。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脂肪会在肝脏内过多沉积,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 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如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以及胆碱酯酶下降。长期重度脂肪肝还可能引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大,甚至腹水等情况。 此外,重度脂肪肝患者多合并有高脂血症,这会大大增加患血管粥样硬化的风险。 因此,重度脂肪肝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包括加强锻炼、控制饮食、服用降血脂药物等。

医者荣耀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脾大的症状是什么?

脾大是B超检查中常见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脾脏在正常情况下是摸不到的。但如果B超显示脾大,意味着脾脏的实际大小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 脾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性脾大、郁血性脾肿大等。感染性脾大可能由各种急、慢性感染引起,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郁血性脾肿大可能由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等引起。 脾大本身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的信号。因此,如果B超检查结果显示脾大,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医疗新知速递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