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灭活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的区别
新冠灭活疫苗(二针免疫):是把新冠病毒灭活成不具有致病和繁殖能力的疫苗,但是保持其抗原性,就像往人身体里放个“病毒尸体”,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自动识别,并且产生免疫能力。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7天普遍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
优点: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通常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我国灭活技术成熟,量产快,易于储存,保护期至少半年。
缺点:打两针,间隔2-4周,免疫原性可能稍差。
新冠腺病毒疫苗(一针免疫):属于基因工程疫苗的一种,主要是把新冠病毒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基因放入腺病毒这个载体中,通过搭载这个腺病毒进入人体,相当于把新冠病毒基因借助腺病毒的这个车送入人体,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该疫苗能够诱导中和抗体产生,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优点:腺病毒技术构建成熟,基因递送效率快,可递送不同的靶器官,产生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容易生产。免疫程序是一针免疫,这对于一些特殊的应急人群确实很方便。
缺点:2021年2月上市,目前国内还没大量供应。免疫源性受宿主固有受体的影响,病毒载体具有潜在性安全风险。病毒的操作和生产技术要求高。
向本文作者提问

马亮亮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呼吸内科
|接诊量104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性疾病,支原体肺炎,流行性感冒(甲流,乙流),病毒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胸膜疾病。乙肝、艾滋病、狂犬病、丙肝、手足口病、麻疹、风疹、水痘、肺结核、出血热、甲肝、戊肝、百日咳、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尖锐湿疣、梅毒、肝硬化、肝癌、腹泻、发热待查等传染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核病,如肺结核(包括原发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外结核(包括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骨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的诊治与鉴别。尤对老年病,老年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冠心病心衰合并肺结核,心律失常合并肺结核,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等,胸腔积液的鉴别,胸部影像学鉴别等方面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5起
问医生
#新冠疫苗#疫苗科普#免疫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阅读数 5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