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熊华才

当自己检查出癌症后,该怎么办?

当自己检查出癌症后,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当很多病人听到诊断为癌症,就像一个晴天霹雳,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1. 首选三甲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就诊

患者要调整心态,接受这个现实。尽量选择规范的肿瘤医院或综合医院肿瘤科进行诊治,部分患者找熟人朋友,选择不规范的机构,未得到规范治疗,最后延误病情。

2. 正确选择就诊科室

患者可根据原发肿瘤部位选择相应的专业医生看病,比如头颈部位的,首先就诊耳鼻喉头颈外科,肺癌、食管癌,首先去胸外科,腹部消化道肿瘤,首先去胃肠外科和消化科。门诊医生会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一般情况,转入到相应科室如内科、外科、放化疗科等治疗。

3. 咨询专科医生

和医生交流,了解患癌后身体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让患者更深入理性的角度来看待癌症。医生还可以针对患者所患有的癌症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案,以及每种治疗方案的风险和获益,以及每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使患者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治疗方案。

4. 规范治疗方案,勿听偏方

千万别被一些偏方治疗手段欺骗,延误治疗时机。除手术、化疗、放疗这三大治疗手段外,其他治疗都有严格的适应症,要咨询专业医生,不要盲目跟从。我见过好几个病人,化疗做了以后肿瘤缩小很明显,不愿意放疗,后来自己找的偏方使用,暂停了化疗,等再次复查时,肿瘤进展很明显。

5. 多学科综合治疗

癌症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探讨,针对患者制定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子生物学信息、体能状态,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案。

6. 长期随访,定期复查

定期随访可以监测肿瘤情况和治疗的并发症,在癌症治疗后,重要的是要定期随访几个月甚至几年,每次随访复查时候,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做全身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类型的检查,以便他们可以尽早了解更多关于自己的癌症信息。

肿瘤属于复杂的慢性病,治疗和随访都是长期行为,患者可以咨询经验丰富治疗规范的医院和医生,选择一名信任的医生,也利于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文章 肿瘤放射治疗的误区

癌症目前的治愈率仅为 45%,大约 70%的癌症患者在病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几乎可用于所有的肿瘤治疗。然而,有患者及其家人对放疗害怕,放疗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吗?。 放疗和手术一样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手段,因此,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发生在治疗的部位,很少有全身反应出现。就是照哪里,哪里有反应。一般来说,在放疗过程中,照射局部肯定会有放疗反应出现,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严重的放疗并发症出现概率非常小,可以说一般的放疗绝大多数人都能耐受。 事实上,放疗病人接受的是射线,病人身上没有放射源,没有射线的,也就没有辐射,不会影响家人的健康。 放疗需要忌口吗? 没有特别忌口的东西,提倡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就可以了。当然不同肿瘤还有些特殊要求,比如消化道肿瘤或治疗过程中对消化道可能造成损伤的肿瘤(如鼻咽癌、肺癌等),尽量减轻消化道负担,避免干硬刺激食物的损伤;腹盆腔肿瘤则要求少渣饮食,因其本身可能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等问题。 放疗一般需要多久? 简单说放疗就一个周期,只是这个周期有点长,一般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每周一至周五治疗,周六、日休息,目前也在尝试较短时间内的再程放疗。 放疗中间可以停吗? 很多病人觉得,放疗时间这么长,中间停个几天,休息一下,可以减轻放疗副反应。如果中间放疗间隔时间太长,那么再继续放疗的意义不是太大。同时正常组织的损害已经形成,而肿瘤细胞没有达到理想的剂量。如果不是放疗的反应真的很明显,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必须要停,一般建议患者不要随便停止治疗,如果不得已要停止治疗,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熊华才

主治医师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16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化疗以后吃什么恢复的快?

化疗后很多患者出现免疫力下降、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因此在化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增强免疫力,从而顺利完成后续治疗。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损伤,要充分认识这些副反应,才能从容应对。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反应,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都可出现。 腹泻及便秘 有些化疗药物会导致腹泻,如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严重时会脱水、休克等。中老年很多人有习惯性便秘,有些药物会导致便秘,进食进水减少后,加重便秘。 骨髓抑制 是化疗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一般会在化疗后 7-10 天出现,10-14 天达到高峰,一般持续 3-5 天,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后免疫力低下,可能会没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乏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严重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口唇及眼结膜苍白,血小板减少明显患者可能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所以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一周至少需要进行次血常规的检查。 脱发 大多数化疗药物都会导致脱发,化疗药物损伤毛囊,化疗结束后会慢慢恢复。注意使用刺激小的洗发水,剪短头发,柔软布料帽子或者假发。 出现化疗副反应,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荤素搭配、酸碱平衡,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忌食油炸类食物,少吃腌渍食品。 呕吐明显的,遵医嘱服用护胃、止吐药物;如果呕吐、乏力、胃口差明显,需及时就医,输液对症支持治疗。 有腹泻时,适当补充电解质,清淡、易消化饮食,使用止泻药物,如果腹泻明显伴白细胞减少及发热,警惕严重腹部感染,需医院就诊。便秘时,可使用乳果糖和开塞露等通便药物,多进食高纤维蔬菜和水果。新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苹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维生素 B 的水果,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同时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花生和木耳能补充铁剂,改善贫血。 口腔溃疡病人应避免食用过热、粗糙生硬、刺激性的食物,合理安排饮食与化疗的时间,化疗结束后晚餐晚些吃,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口服化疗药物时,饭后半小时服用消化道反应会轻些。

熊华才

主治医师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15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还能活多久?

肺癌患者出现恶性胸腔积液,意味着癌细胞扩散,病变已到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是胸膜腔内的积液,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的肿瘤所致,约有 60%的肺癌患者,都会出现胸腔积液。 因为癌细胞直接或者间接转移侵犯胸膜,并生出很多血管,但是肿瘤的血管是基底膜不完整的,血管和淋巴管内液体渗出到胸膜腔,生成大量的血性胸水或者洗肉水样。 胸腔积液会压迫肺组织,导致气体交换和通气困难,同时压迫呼吸肌,就会加重呼吸困难,所以大量胸水的一个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 积液比较少的时候,呼吸困难比较轻,只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活动时胸闷气促会加重,很多患者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休息。除了会出现呼吸困难,还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咳嗽等其他症状。出现了胸水后,可能肿瘤进展,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些肺癌患者会合并心包积液,是肺癌细胞侵犯心包膜,在心包腔内出现积液,压迫心脏,是肺癌中晚期的常见合并症。心包积液的后果与积液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积液量较小时,患者症状较轻或者无明显症状。积液较多引起心包填塞时,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时导致心源性猝死,心脏停搏。 治疗方法包括减轻症状和消除病因两大方面。大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时,可予以穿刺置管引流术,将胸腔和心包中的积液引流出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最根本的治疗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抗肿瘤,消除病因,积液就会减少和吸收。 综上所述,出现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时,说明已经是肺癌晚期,转移到胸膜和心包,预后很差,如果抗肿瘤治疗效果不佳,预计生存期 3 个月左右,如果原发肿瘤控制,积液会减少,生存期也会延长。

熊华才

主治医师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15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癌痛有多痛,该怎样科学止痛?

癌痛是癌症相关疼痛的简称,包括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者癌症相关的特殊治疗带来的疼痛,比如放疗、化疗、手术、封闭等。WHO 已把癌症疼痛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癌痛与普通疼痛有明显区别: 1.疼痛比较剧烈,持续时间比较长; 2.伴有心理变化,比如紧张、焦虑、失眠、抑郁、绝望; 3.中重度疼痛的患者 ,影响睡眠、日常活动、娱乐、工作和社交,甚至会造成治疗中断。 初诊的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的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患者,约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疼痛更是让癌症患者身心俱疲,变得精神萎靡,进而发展到抑郁直至崩溃的边缘。 医学上将疼痛分为十个等级,大多数学者认为最顶级的疼痛是分娩所产生的,所男生要珍惜老婆分娩时受过的苦。十级疼痛的定义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但是,严重癌痛,比它更为可怕,一个更为持久的痛,毕竟分娩的痛有时候还能忍,而有的严重的癌痛吃大剂量的阿片类强效止痛药物,效果也不佳,频繁出现爆发痛! 大部分癌痛的表现形式包括钝痛、胀痛、绞痛等,也可能有局部牵拉、针刺等不适感。经常听病人描述骨头酸痛,像蚂蚁在全身爬行,也有人说像电击一样剧烈疼痛,不同部位。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样的。为了具体描述疼痛程度,发明了几种评分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数字评分法(NRS)和面部表情评(VRS): 数字评分法(NRS):分为0到10分,0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痛: 1-3分为轻度疼痛,感觉到有点疼,但还可以忍受,不影响患者吃饭、睡觉,不影响日常工作。 4-6分是中度癌痛,疼痛影响了睡眠,就属于中度癌痛。 7-10分就是重度疼痛,患者会因为疼痛彻夜难眠。 比如刀割引发的疼痛可以归为6级,女性分娩是8级,而癌痛可以达到10级。 而针对不能说话或者不能配合的儿童,可以使用面部表情评分法,根据对应的脸谱判断疼痛程度。 患者需要在医务人员的教育下,自己学会科学的给自己疼痛打分,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疼痛阈值不同,动态评估,这样才能给予最适当的止痛药物。目前癌痛治疗遵循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等。 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等。 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并可合用非甾体药物和辅助神经痛药物,如加巴喷丁胶囊。 癌痛出现时一定要及时的控制,临床一般会选择药物治疗,但要注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规范的治疗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自信心,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熊华才

主治医师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155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癌症 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