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多么痛的领悟!

案例: 小刘是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应届大学生,平日里,工作之余最爱的便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涮火锅,吃烧烤。
 
    一天,小刘和小伙伴们搓了一顿重庆火锅后,发现自己的屁股旁鼓起了一个小包,也不是很疼,就没当回事,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这几天,小刘工作忙碌了起来,连续加了好几个班,这不工作还没忙完,原本的小肿块突然发了威,一下子鼓了老大!小刘又是发热又是肛旁剧烈疼痛!真是坐立难安!
 
到底是什么疾病如此折磨着小刘呢?岳阳医院肛肠科吴炯副主任医师,告诉小刘,这是得了肛周脓肿!需要立即手术排脓!在手术治疗后,小刘的疼痛得到了缓解,更是领悟了作息失调,饮食辛辣带来的危害。
 
 
 
一、肛周脓肿是什么?
 
肛周脓肿,中医称为肛。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 肛周脓肿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的高峰年龄通常为20-40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肛周疼痛剧烈,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有的患者伴全身高热。
 
 
 
二、肛周脓肿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起多因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致湿热下注大肠,蕴结于肛门;或因肛门外伤,邪毒入侵,阻塞经络,气血凝滞而成。也因肺、脾、肾亏损,湿热趁虚下注而成。
 
现代医学发现,大部分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感染病灶来自肛腺感染。也可继发于肛裂直肠炎血栓性外痔破裂以及外伤等。此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也易诱发肛周脓肿。
 
 
 
三、肛周脓肿如何治疗及预防?
 
目前,肛周脓肿的处理原则是及时切开和引流。一般脓肿引流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便能得到立竿见影的缓解。术后,再予静脉滴注抗生素以抗感染,口服中药汤剂以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
 
 70%左右的肛周脓肿患者,会在引流术后形成肛瘘。因此,一般建议脓肿术后的患者,应至门诊随访,借助B超或MRI等影像学手段以确诊是否形成肛瘘,一旦形成肛瘘,则需要积极进行后续根治手术,避免肛周脓肿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应做到饮食清淡、避免辛辣、烟酒刺激、避免腹泻、注意休息。并且积极治疗肛裂、直肠炎、血栓性外痔等肛门直肠原发性疾病!一旦出现肛周不适、疼痛,或伴有发热,应尽快就医,切莫耽误治疗,加重疾病的发展!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炯·主任医师
吴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肛肠科
好评99%|接诊量85|响应时长300分钟
擅长:中西医结合保守及手术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藏毛窦等)、尤擅长微创手术。功能性便秘、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术后的中药调理等;电子结肠镜的诊断及镜下息肉治疗。
¥69
问医生
#概述#预防#肛周脓肿
阅读数 3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直肠肛管周围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常会引发肛瘘易反复发作,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简介肛周脓肿,即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为常见病,是肛肠三大疾病(痔疮,肛裂,肛瘘)之一。顾名思义就是指直肠肛管周围的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然后脓性渗出物聚集形成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或直肠区域的难以忍受的疼痛和波动感肿块。当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局部常常会迁延愈继发肛瘘。症状表现:肛周脓肿患者常表现为肛周皮肤红肿、肛周持续性疼痛、会阴或腰骶部肿胀痛等,并伴有发热、瘙痒、排便畅等症状。诊断依据: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做出诊断。肛周脓肿发病后会出现持续性的肛门肿胀、疼痛,检查肛门周围皮肤时可发现红肿、感染迹象。直肠指诊时,可触及波动性包块。直肠彩超检查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可协助确诊。肛周脓肿有哪些类型?肛周皮下脓肿坐骨肛管窝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其他:包括肛管括约肌间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直肠肌间脓肿、直肠壁内脓肿(黏膜下脓肿)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约为2%,该病约占肛肠疾病的8%~25%,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20~40岁[1][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肛周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一旦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所有脓肿均应尽快进行引流,处理肛隐窝(肛门内部,距肛门约3公分左右)处的内口,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炯·主任医师姜可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