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张志鸿

花季少年频繁割腕为哪般?

花季少年频繁割腕为哪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自残行为,他们自诉心情郁闷却无法发泄,拉起袖子,胳膊上遍布道道伤痕。在美国,约有14%的青少年实施过自残行为。在中国,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2015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5.2%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承认过去一年中有用刀片等利器伤害自己的身体。

 

什么原因让他们频繁伤害自己的身体呢?

1.调节情绪,缓解麻木

  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在他们有太多负面情绪时,比如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减轻负面情绪的方式。当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可能会变得麻木,甚至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2.影响人际,宣告独立

  自残的孩子身边不乏有关心他的家人、朋友或老师,他们常以自残行为来吸引关心,甚至控制身边重要的人。当对方要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时,他们经常用自残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显示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对方是不可能控制他的。

 

3.自我惩罚,抵抗自杀

  对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责的孩子,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惩罚自己的过错。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要求或批评,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遭遇挫折时、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考虑自杀,自杀前,如果以自残来减轻部分负面情绪,可能远离自杀。此时,自残或许是自杀的保护因子。

4.追求刺激

  人体受伤时,脑部可分泌“内啡肽”,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短暂的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同一个班级中出现多个孩子割腕,常常就是这种心理,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获得同学认可。

 

心理分析

  自残的孩子常认为:“伤口一点都不痛,心比较痛。”这里的“心”,可能就是上述原因之一。自残可获得即刻的满足和解脱感,但很快就会被罪恶感和羞愧感所取代,使自残的冲动变成恶性循环,再次重复。在某种意义上,自残类似于上瘾。

  自残的孩子很少向他人透露自己心声,他们很痛苦,很想摆脱这种心理和行为,但很难做到。发现这样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一定不要批判或责备,要尽可能帮他们寻找原因,鼓励他们提高自信心,教他们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找到表达困惑、不满的途径。如果仍然无法摆脱这种困境,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可以运用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花季少年频繁割腕为哪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自残行为,他们自诉心情郁闷却无法发泄,拉起袖子,胳膊上遍布道道伤痕。在美国,约有14%的青少年实施过自残行为。在中国,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2015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5.2%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承认过去一年中有用刀片等利器伤害自己的身体。 什么原因让他们频繁伤害自己的身体呢? 1.调节情绪,缓解麻木 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在他们有太多负面情绪时,比如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减轻负面情绪的方式。当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可能会变得麻木,甚至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2.影响人际,宣告独立 自残的孩子身边不乏有关心他的家人、朋友或老师,他们常以自残行为来吸引关心,甚至控制身边重要的人。当对方要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时,他们经常用自残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显示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对方是不可能控制他的。 3.自我惩罚,抵抗自杀 对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责的孩子,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惩罚自己的过错。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要求或批评,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遭遇挫折时、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考虑自杀,自杀前,如果以自残来减轻部分负面情绪,可能远离自杀。此时,自残或许是自杀的保护因子。 4.追求刺激 人体受伤时,脑部可分泌“内啡肽”,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短暂的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同一个班级中出现多个孩子割腕,常常就是这种心理,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获得同学认可。 心理分析 自残的孩子常认为:“伤口一点都不痛,心比较痛。”这里的“心”,可能就是上述原因之一。自残可获得即刻的满足和解脱感,但很快就会被罪恶感和羞愧感所取代,使自残的冲动变成恶性循环,再次重复。在某种意义上,自残类似于上瘾。 自残的孩子很少向他人透露自己心声,他们很痛苦,很想摆脱这种心理和行为,但很难做到。发现这样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一定不要批判或责备,要尽可能帮他们寻找原因,鼓励他们提高自信心,教他们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找到表达困惑、不满的途径。如果仍然无法摆脱这种困境,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可以运用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张志鸿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3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